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 第117章 无题

第117章 无题(2/2)

目录

与之相对应的,官吏们更加嚣张,张口闭口就是贱民。

只是他们并不知道,一簇火苗在部分人的心中被点燃。

就这样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三天,潘凿子也被枷锁扣了三天。

全靠黄刚等人,晚上偷偷给他喂食喂水才熬过来的。

但谁都知道,这并非长久之计,在这么下去潘凿子只有死路一条。

就在大家思考着怎么救他的时候,那些监工忽然变了一副脸。

主动将潘凿子给放了,并且还给他放了三天假,让他养伤。

对大家的态度也变得和善起来,还给所有人都发了半个月的口粮。

一时间大家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莫非是这些人转性了

不过能拿到半个月的口粮,大家都非常高兴。

心中的火苗也无声无息熄灭了。

但并非是所有人都如此。

躺在病床上的潘凿子恨恨的道:“狗子们哪有那么好心。”

“肯定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发生了,逼着他们不得不如此。”

黄刚劝道:“不管怎么说现在发了一点吃的,满足吧。”

潘凿子怒道:“我们被克扣的口粮何止半年,现在就给半个月,你们就满足了”

“剩下的口粮你们就这么不要了”

黄刚叹道:“那又如何,自古民不与官斗,我们斗不过他们的。”

其他人也纷纷劝说,别闹了,斗不过他们的。

潘凿子知道大家的想法,也知道劝说没用,只得说道:

“我怀疑上面有大人物要过来,你们帮我留意着点,要是真有大官来了就赶紧告诉我。”

黄刚大惊,说道:“你要告状你不要命了”

潘凿子说道:“你以为就这样下去,我们还能活多久”

“与其饿死被他们打死,不如赌一把,我就不信这天还能被他们遮住。”

黄刚劝说了许久都没有用,也只能答应会帮他留意。

然而让大家都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上去大家都去上工后,两名监工过来将潘凿子给带走了。

黄刚等人到晚上下工回来,才发现他不见了,连忙去找监工询问。

一开始监工还说不知道,后来被问的不耐烦了,就说了句:

“被调到别处去做工了,这是上面决定的事情,你们不要瞎打听。”

这种借口三岁小孩都骗不过,黄刚等人自然不信。

联想到潘凿子说要告状,他们心中顿时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然而就算再怀疑,没有人身自由的他们,也没有丝毫办法。

非但如此,接下来两天,官吏再次收紧了对他们的管控。

不允许随意走动,上厕所都得有人跟着,不允许扎堆闲聊等等。

他们越是如此,黄刚就越觉得潘凿子可能没了。

一想到自己的好兄弟遇害,他心中那一簇火苗再次燃起,并熊熊燃烧。

不过这次他没有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潘凿子的事情让他怀疑,周围有内鬼出卖他们。

为了不引起怀疑,然后被消失,他只能尽力伪装自己。

等着看是不是有大人物要过来,到时候好找机会告状。

他这么做倒不是盲目,而是有自己的推测。

那些官吏这么着急灭口,又加强对人身的管控,来的肯定是大人物。

而且很可能和他们不是一伙儿的。

值得赌一把。

如果不行……劳资宁愿轰轰烈烈的死,也不能这么憋屈的死在这里。

又过了两天,他听其他工友说,朝廷确实来了个大官。

负责皇城修建的那些大小官吏,在那个大官面前都点头哈腰的。

黄刚大喜,然后就开始想办法,去见一见那个大官。

只是还没等他行动,第二天早上就传来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

负责皇城营造的官吏,全部被拿下。

一群穿着锦衣的壮汉,拿着铜锣边走边敲边吆喝:

“皇上听说皇城营造有官吏贪腐苛待民夫、工匠,特命御史大夫为钦差,前来查办。”

“如有冤屈者,即刻上报。”

“刘相公必定会为大家做主的。”

只是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沉默,为民做主谁信啊。

黄刚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皇上知道了还派钦差来查

皇上圣明啊。

他毫不犹豫的就跳了出来:“我有冤情,请钦差明察。”

——

刘伯温来的速度并不算快,毕竟他不是一个人来的。

这次是来查贪腐窝案的,真要一个人过来,哪怕他是丞相也很难活着回来。

虽然律法有规定,级别到一定高度的官员遇害。

那么他遇害的地方的所有官吏,都要被处罚,行政主官要承担主要责任。

但谁也不敢保证,会不会有人狗急跳墙。

所以这次出发,朱元璋给他配了一个营的禁军提供保护。

还给了他调动凤阳锦衣卫的权力。

这么一准备,他到达凤阳的速度自然就慢了下来。

所以,朝廷要派钦差来查贪腐窝案的事情,提前四天就传到凤阳皇城总负责人赵彦君耳边。

御史大夫刘伯温

赵彦君大惊,换成一般人过来,他完全不在乎。

钦差又咋了他是李善长的人,谁敢不给李相面子

大不了贪的钱分你一份,丢几个小虾米去顶罪就行了。

然而这一套对刘伯温没用。

不过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他很快就冷静下来。

这么大的事情,李相不可能不知道,必然会有指示下来。

到时候自己根据指示,见机行事即可。

他也没有干等着,有些面子工程他还是懂的。

先是将部分证据销毁,又警告所有官吏不要露出马脚。

“如果谁被查到了,就管好自己的嘴巴,你们的家人大家会替你们照顾好的。”

“如果敢胡乱攀咬,那就别怪本官心狠手辣。”

他还下令,最近几天对工匠们好一点,还咬着牙发了半个月的粮饷。

以这些贱民软弱的性子,有粮食吃他们是不敢乱说话的。

不过几千人半个月的口粮,也是一笔不小的钱财啊。

就这样发给那些贱民,心疼。

不行,等这件事情过了,一定要连本带利全拿回来。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左等右等,始终没等到李善长的指示。

这让他也不禁忐忑起来。

连忙派人进京去找李善长,询问发生了什么。

只是凤阳离应天不远不近,他派去的人还没回来,刘伯温就先到了。

赵彦君并没有惊慌,带着营造处的官吏前去迎接。

并且摆下了丰盛的迎接宴会,还邀请了凤阳留守和凤阳禁军统领作陪。

在他想来,刘伯温肯定要详细调查寻找证据。

这是需要时间的,没有十天半个月,别想有任何收获。

有这个时间,他早就和李善长沟通好,找到解决的办法了。

还是那句话,大不了推几个替罪羊出来。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欢迎宴会上,一直和颜悦色的刘伯温突然变脸:

“所有人一律不得离开。”

“在案件查清楚之前,任何试图离开这里的人,皆以案犯论处。”

这一下瞬间就炸开了锅,现场一片沸腾。

赵彦君大惊,然后愤怒的道:

“刘相公,就算你是御史大夫,也无权限制这么多官吏的自由吧”

场面一下安静了下来,大家就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般。

“对对对,我们可都是朝廷命官,你无权限制我们的自由。”

“我们要弹劾你越权……”

刘伯温淡淡的道:“出发时,陛下授予我便宜行事之权。”

赵彦君冷哼一声道:“那又如何,本官乃朝廷任命的正四品大员,没有陛下的手谕谁敢动我。”

刘伯温讥笑道:“巧了,出发前陛下还给了我三道圣旨,其中一道是撤去你所有职务的。”

赵彦君大惊:“不可能,你胡说八道,我忠心耿耿陛下怎么会……”

刘伯温也懒得与他虚与委蛇了,脸色一冷道:

“你贪墨营建中都的钱粮,克扣工匠粮饷,锦衣卫早已查知还敢狡辩。”

“来人,将赵彦君押下去严加拷问,一定要让他将同党全部都吐出来。”

立即就有四名锦衣卫上前,将瘫软在地上的赵彦君拖走。

但事情并未就此结束,刘伯温又下令抓走了七位官吏。

全都是被锦衣卫抓到把柄的人。

接下来,他将会以这些人为突破口,掀开这场贪腐窝案。

事实上,锦衣卫给的只是情报,不能算是证据。

换成平日里,刘伯温肯定会先查证据,然后再抓人。

这是律法规定的程序,他也不想轻易就破坏。

但现在情况不同,大明可谓是多事之秋,有太多更要紧的事情等着他去办。

没有太多精力浪费在这群虫豸身上。

所以他采用了锦衣卫的证据,直接拿人,然后再去收集新证据。

剩下的官吏皆面如土灰,不敢再发一言。

刘伯温扫视了一圈众人,说道:

“如果有谁主动投案自首,罪减一等。”

众官吏皆低着头,没有人说话。

刘伯温也没有再理会他们,将目光看向凤阳留守和凤阳禁军统领:

“二位,陛下也有一道密旨给你们。”

两人皆大惊,连忙起身接旨。

不过还好,朱元璋并没有问两人的罪,相反还宽慰了二人。

并让他们好好配合刘伯温,将此案查清楚。

二人这才松了口气,连忙表示一定会配合刘相公彻查此案。

刘伯温也勉励了二人几句,就让他们离开了。

事实上,他们两个真的就很干净吗。

大家心里都清楚。

但只要两人没有直接参与进来,暂时就不要动他们了。

否则真要将这些人都逼急了,上下联合起来,事情就真难办了。

现在当务之急,是把皇城贪腐案查清楚。

将主要官吏控制起来之后,刘伯温就下令,向民夫、工匠们收集证据。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