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4章 玉衡证道·鞣皮(1/2)
在水中结晶的食盐触摸起来有种钝感,并不粘稠,就像细小的沙粒划过掌心。
用木铲在池底轻轻推,将结晶析出的食盐推到一侧堆积,之后再用陶罐将这些潮湿的晶体装起来。
不管木铲还是陶罐,都不是晒盐的专用工具,甚至池底也不应该是粘土,最好是光滑的木板。
因为工具不匹配,劳动效率低,原料利用率也较低。不过养活几百人绰绰有余,凑合一下得了。陆远一行不会浪费投资点为每一项工艺开发专门的工具组,这是少华部落的家庭作业。如果他们不想太累,就得动点脑筋,偷懒是推动技术进步的一大原因。
陶罐中湿漉漉的结晶盐,经过晾晒之后就是珍贵的粗盐。天子不吃这种盐,天子吃精盐,粗盐重复一次扬卤就是精盐。不过这年头又没天子,那就这样吧。
少华部落成功习得晒盐技术,共耗费5个投资点。
这一轮晒盐,共计获得十个陶罐的粗盐,估摸着有一百五十斤左右,此外还有五十斤的生石膏。因为工艺落后,出货相当低,很多岩盐都被浪费了。
但已经够少华部落使用很久很久。
很久有多久?老绿没有数字的概念,在他看来十以后的数字约等于无穷大,他武断的认为这些盐可以用到世界末日。
于是他慷慨的将两个陶罐的盐分配给几位族长,按照约定,这是他们应得的酬劳。
几位族长见到这么多盐,第一反应这不是真的。他们采集的是地表凝结的盐霜,这东西本来就很少,要族人用树叶在地上一点一点的搜刮。以往最多的时候,也不过采集到“两手捧起来”的份量。
他们被老绿从陶罐中倒出的盐迷花了眼,下意识的拿手指沾了一点舔舔。
“真的是盐!”黑石族长大喊,“不苦!”
泉部族长喃喃道:“以后少华就有吃不完的盐了。”
他也嫉妒了。
少华已经支付运输岩盐的报酬,此时几位族长应该率领族人离开,老绿甚至额外赠送一只盐罐,还带盖子的呢。
族长们拿着各自的盐罐,一时走也不是留也不是。三天时间虽然不长,但他们和族人们都已经迷恋上少华部落的摩登生活。
但是现在必须要回去了,部落里需要盐。而且这么多劳动力滞留在外,部落的捕猎工作会很受影响。
陆远一直旁观,看到时机差不多了就站出来建议他们先留下来帮忙。少华会成立一支商队,负责将盐和食物送到他们各自的部落。只要他们一直帮忙,食物和盐就会源源不断的送过去。
其实就是让他们留下来当农民工,当然这年代还没有农民这么先进的职业,所以他们算部落工。
这么新潮的玩法,令族长们大脑死机,他们硬是站在原地想了半天,才把其中的道理捋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