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长公主不垂帘 > 第 104 章

第 104 章(1/2)

目录

第104章

也许是刘玉搅乱了三王按插在京都的暗哨,竟是真有人将原本已经不再重点关注的高季兴重新捡了起来。

京都作为都城,即便是三王联军也没有办法轻易攻破。而眼看着三王联军就要到达京都城下,他们的主子交给的任务到现在没有完成,这让那些暗哨不得不另寻办法。

都说如今的摄政大长公主对高季兴很是宠,不仅愿意给他娶妾,更是在有了庶子之后还为那妾室请了封诰。然而他们借着陈家人的手试探之后发现,不仅高季兴对公主府的事情知之甚少,更是他小厮口中得知,高季兴更多时候都是和那被封为孺人的妾室在一起,并无机会常伴公主左右。

如此,他们觉得此人无可用之处,便没有再关注。

但在几次任务失败之后,他们便不得不再一次将此人重新利用起来。

就算那高季兴在如何废物,但他也是他们唯一能够想到最能接近李璟且能够利用到的人。

高季兴觉得只要三位王爷到了城下,京都之中那些不服被李璟一个女流压制的官员们一定会引三位王爷进城,而他作为李璟的驸马,想要摆脱干系就一定要在他们进城之前立下功劳,到时候他们高家便会更进一步,而他也会在朝堂上拥有一席之地。

白汶娘看着他一扫之前的颓废,经常外出不说,竟然还嘱咐她多打听一下府里的事情,如此白汶娘心里便有了猜测。

这个人太蠢了,竟然连神情都不知道隐藏,即便是她也能一眼看破其中端倪。

只是让白汶娘没有想到的是,高季兴竟然将主意打到了她的身上。

待高季兴让白汶娘在两日后的重阳节抱着孩子去见李璟的话,并交给她一个蜡丸的时候,白汶娘心道终于来了。

她强忍着将那蜡丸砸到高季兴脸上的冲动,闷声问道:“这蜡丸里面是什么啊?”

“我看着这些日子,殿下因为朝政和三王联军的事儿形容日渐憔悴,所以便想着让她多休息一下。只是殿下平日里很少叫我过去,我也没有办法劝她。她对你较为善待,重阳节你抱着孩子去请安也是情理之中,她定然会见你。你只要在见面的时候将这个蜡丸揉了,将里面的东西撒到她的房间内即可。”

高季兴说着,看白汶娘脸色越来越白,心里有些不耐,但面上还是好生安抚道:“这就是寻常能够安神的药粉,对身体无害。重阳正午,药粉会发挥效应,这样殿下也能好生休息一日。”

“既是如此,表哥大可大大方方的送去,殿下自是会领情的。”白汶娘想要将那蜡丸退回去,却是被高季兴重新塞进她的手中。

“我送去的东西,殿下她……殿下忙于政务,平日里送去的东西也都不甚在意。我也是担心殿下累坏了身体,所以才会想着用这个法子。你且帮我一回,也算是帮了殿下。”高季兴厚颜无耻的说着。

而白汶娘心下却是暗自嘲讽这高季兴竟然这种鬼话也说的出,若真的为他人好,又怎么可能偷偷摸摸?而且这种东西既然天热就能显药性,他却竟然毫不在意她和孩子会不会也被波及,更是不在意一旦被当场撞破,她和孩子又将面临什么?

白汶娘攥着那瓷瓶像是真的被说动了一般,微微的点了点头。

高季兴开心的合掌称好,而后向前想要凑近白汶娘温存一番,白汶娘下一时的想要将人推开,但还是强忍着那恶心依偎在了高季兴的怀中。

三王联军快要兵临城下,京都戒严,百姓也都是不敢随意出门。京都权贵世家府中也都得了家主的交代,将府中的儿郎们看管好,生怕被巡防的城兵给扣住。

“殿下,太医看过那瓷瓶里的东西,那是一种能够让人在昏迷中心脏t骤停的毒药,因为遇热便能散发出毒气,所以能够杀人于无形。”柳儿冷声道。“高季兴意图谋害殿下,其心可诛。”

“将高季兴及开国伯府上下一并拿下。”李璟看着手中的军报,头也不擡的说道。

“殿下,那白汶娘和她的孩子该如何处置?那毕竟是高家子嗣……”柳儿犹豫道。

李璟刚刚拿起笔的手顿了顿,“送去北城门的宅子,等事情结束之后,便派人将他们母子送出京城。”

柳儿顿了顿,而后便领命出去。

而在刘玉刚到高家的时候,管从中带着李淼的旨意来了。圣旨不仅除了高季兴驸马的身份,更是下令免去高家的爵位,高家九族系数逮捕。

“这高季兴勾连反王,意图谋害摄政大长公主,怎么能简单了事?陛下担心殿下心慈,便让小的过来。”管从中如今即便是内务总管,在李璟的心腹刘玉面前也是笑脸相迎。

然不管是刘玉还是管从中心里也都明白,这高家是那两位用来立威的。

高家上下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开始还接着高季兴是驸马的名头,呵斥前来的禁军。而等得知高季兴竟然意图谋害摄政大长公主,年老体弱的高父直接吐血晕厥,原本还在叫嚣的高夫人则直接吓软了腿,被人架着进了天牢。

高父醒来之后,待从遍体鳞伤的高季兴那里得知了前因后果,立时气绝身亡;而高夫人在当夜借旁人不备,撞垣随夫而去。

李璟得知消息之后,没有说什么,只是让人将高季兴的爹娘葬了。

三王联军这一路上算不得顺风顺水。沿途除了那些原本早先就已经投效的州府官员开城迎接以外,其余州府郡县都闭门不出。

三王联军聚集了十五万人马,兵多所需粮草自然也多。他们自有的粮草不足,自然是要从沿途州郡收集。可如今并非秋收,那些投效自己的州府所献粮草对他们来说并不够。

滕王李则轩见大多数州府紧闭城门,气的想要攻城以儆效尤,好在是被泰王李则省给劝住了。

“那些官员不知好歹,待日后清算便是。现在最要紧的是时间,李璟招了赵恩清来援,若是被他们追上,我们所有的谋划都将功亏一篑。”泰王李则省说的还算含蓄,他们手里虽有十五万之众,可有七成都是从未经历过大战的新兵,比不得平津侯手上那百战之兵。

滕王李则轩咬着牙,想硬气的说即便是赵恩清赶到又能如何?但最后只能是气的将帐中的长几给踹翻泄愤。

一旁的卫王李则琪沉默片刻,道:“老四说的没错,如今我们最要紧的是尽快赶到京都,以免李璟的援兵赶到。方才我请点过粮草,咱们抓紧赶路,足够赶到京都。”

粮草虽然不是特别充裕,但是也足够他们赶到京都,到了京都之后一切好说。

这一路上,不仅是滕王,就连他也是想过去收了沿途庄户百姓的屯粮做军资。反正过不了一季便到了秋收,这个时节也饿不死他们。

然而老四却是说粮草虽紧,但也没有真的到了捉襟见肘的程度。他们起事是为了拨乱反正,虽说稍等一季百姓便有了粮,可若是有个天灾,那为此没了性命的百姓都要算在他们头上。

卫王本不在乎那些平民以后会如何,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夺取天下哪里有不死人的!

可见老四暗暗望向滕王的方向,卫王也不得不多想了。

他们三人如今虽为联盟,可等攻入了京都之后,便就是对手。老四他不看在眼里,而曾为太子的滕王就是他最大的威胁。

可若是他先下手抢夺百姓手里的口粮,那便会成为滕王和朝中官员攻击自己的把柄。

只是老四事儿多,将滕王也给劝住了……

泰王心里忍不住暗骂李璟奸猾,明明可以将人留在京都,却是为了套出他们所有的底细,放虎归山。

如今他一人夹在两人之间周旋,用光了这一辈子的谄媚和耐心,只希望李璟真的能够说道做到,放他母妃自由。

三王联军即将抵达京都城下,京都那原本摩肩擦踵的街道上,也只剩下一些为了生活不得不出摊的小贩和零零散散行色匆匆的路人。

京都守将周庆站在城门前严阵以待,虽然说三位王爷手握十五万兵马,但是想要轻易攻破皇城那便是痴人说梦。

能成为京都守将,周庆自然不是愚钝之辈。三位王爷在朝中经营多年,即便是失势逃离京都,但朝中势力依旧存在。只可惜摄政大长公主略胜一筹,让那几位殿下只能逃离京都才有活路。否则,直接逼宫都要比攻打京都来的有成算。

不过若是三位王爷按插在城中的势力里应外合,他和将士们不知道又能撑多久,只盼平津侯等的援兵能够快些抵达。

刘玉等着被监视者将消息传出去之后,下令将在控制中的人员全部格杀。

静静地,就在京都众人都在等着三王联军消息的深夜,数百持刀刺客借着月色分别潜入了需要处理的府邸宅院。

那些府邸宅院旁的邻居,有些依旧在睡梦之中,而有些听到隔壁传来的嘈杂以及求救之声,也都装作没有听到一般。

街道上巡逻的城卫看到有人浑身是血的在街上呼救,拉开弓箭,以擅闯宵禁之名将其射杀。

待人被射杀之后,便被随后赶来的黑衣人将尸首拖了回去,城卫却像是没有看到那些人一般继续值夜。

等到清晨,三王联军到达城下之时,首先看到的便是挂在城头上的一个个脑袋,约有百余。

每颗脑袋有一半都是在职官吏,京中勋贵。

泰王看到自己没有暴露在外的暗哨也在其中,心下一凉。李璟真的够狠,竟是借着这个机会除掉了他日后所有可能,而他原来也早已经暴露在李璟面前,即便是当初没有投效,李璟也没有将他放在眼里。

“李璟,趁先皇病重之际,篡改圣旨,扶持傀儡李淼为帝,实则行篡权之实。为了不让自己的罪行暴露,构陷兄弟,若非我等及时逃脱,如今怕是早已被你暗害。如今我等率正义之师拨乱反正,尔等还不快速速打开城门!”

在看到城门前的人头的时候,卫王和滕王便知道等待城内接应已是枉然,而之前他们所收到的信息怕也是李璟故意为之。

周庆站在城头,冷笑道:“城下众人听着,奉陛下旨意,尔等若就此罢手,陛下不会降罪于主谋以外的所有人,可若是执迷不悟,城墙上的人头便是尔等的下场!”

之前周庆还在担心城内是否会有接应,如今则是放下心来。即便是城中再有宵小,这些人头也足够震慑,让他们不敢妄动。

-

李璟派刘玉在城中杀了一夜,城头上的人头在挂上去之前是绕着内城主要街道走了一圈。

即便叛军就在城外,依旧要按时上朝的官员们看着那些用车拉着的人头从自己车驾旁走过的时候,险些吓掉半条命去。也有人从里面看到了熟脸,人直接吓晕了过去。

服侍的下人惊慌的想要先一步为自家主人去告病,却是被两旁早已候着的城卫拦下,让他们继续进宫,不得返程。

“如今我终于是知晓为何左丞会做如此决定了。”一位与左丞有姻亲关系的官员低声说道。

左丞不着痕迹的看了看左右等着上朝的官员,自然是也是看到有人朝自己这里打量。

左丞似笑非笑道:“若非如此,今天城墙上的头颅怕是少不了你我二人。”

那官员一怔,面上带着一丝劫后余生之色,之后见他叹道:“也是多谢左丞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