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这个王朝也是够了(2/2)
寒门士子,即便才华横溢、满腹经纶,若没有门阀的举荐与支持,也难有出头之日。考场之上,舞弊成风,真正有真才实学的寒门子弟,常常被那些门阀子弟挤下榜单。
这五个超级门阀,还通过错综复杂的政治联姻与政治同盟,将自己紧紧绑定在一起。比如李家的公子娶了崔家的千金,王家的小姐又许配给了卢家的少爷。
家族之间的血脉交融,让他们的利益关系更加紧密。在朝堂之上,他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无论是政策的制定,还是官员的任免,都要经过他们的暗中协商与权衡。
久而久之,这种关系就编织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他们相互勾结、相互扶持,共同维护着门阀阶层的利益,将整个王朝玩弄于股掌之间。
在这张巨网的笼罩下,寒门士子犹如困在笼中的飞鸟,空有凌云之志,却难冲破桎梏,出头之日遥遥无期。
无数寒门士子空有报国之志,却只能在无奈与绝望中叹息。他们寒窗苦读,却抵不过门阀子弟的一个出身。
许多人开始对王朝的未来感到迷茫,对公平与正义失去信心。
而那些散修者,几乎都是在仕途上看不到希望的人。他们出身寒门,既无门阀荫庇,又在科举之路受阻。无奈之下,只能将希望寄托于进入宗门。他们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在宗门中刻苦修炼,学得一身本领。
待学成出山,得宗门长老推荐,进入军武中,凭借战场上的赫赫战功,换取一条仕途之路,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
李阳一路上听闻了这些关于王朝门阀的种种乱象。李阳心中不禁唏嘘不已,原来每个世界都是,都是这样的不公平,小部分人掌握大部分的社会资源和财富。正是应了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就这样李阳与同行的几个散修,一路风尘仆仆地来到了犬戎战场的外围。这片曾经战火纷飞的土地,此刻弥漫着一股凄凉与死寂。两边的大军都已撤离,只留下满地的疮痍。
放眼望去,曾经惨烈厮杀的战场如今一片死寂。寒风呼啸而过,卷起地上的尘土,发出呜呜的哀鸣声,仿佛在诉说着昔日的血腥与残酷。
四处散落着普通兵士的破烂铠甲,有的已经锈迹斑斑,上面还残留着干涸的血迹;残破的兵器随意丢弃在一旁,卷刃的刀刃缺口处,仿佛在回忆着与敌人拼死相搏的瞬间,又像在无声诉说着曾经的惨烈厮杀。
李阳和同伴们在这外围区域小心翼翼地搜寻了几天,然而,除了一些毫无价值的破旧物件,一无所获。散修们的不满情绪如同阴云般逐渐蔓延开来。
“这都找了几天了,连根毛都没见着,不会是消息有误吧?”满脸麻子的散修率先发起了牢骚,他狠狠地将手中捡到的一块破铁片扔了出去,铁片在地上翻滚了几下,便没了动静。
“就是啊,再这么找下去,纯粹是浪费时间。我看咱们还是别在这耗着了,换个地方说不定还有机会。”另一个瘦高个的散修附和道,他双手抱胸,脸上满是不耐烦。
李阳心中也有些焦急,但他仍努力保持镇定,劝说道:“大家再坚持坚持,犬戎战场如此之大,外围没有收获,不代表中心区域也没有。说不定好东西都在里面呢。”
“哼,你说得轻巧!往战场中心进发,谁知道里面还有什么危险?说不定有没清理干净的陷阱,或者是残留的强大妖兽。”麻子脸瞪着李阳,大声反驳道。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就在气氛陷入僵持之时,一直没有说话的丁龙缓缓开口了:“我觉得李阳说得有道理。咱们来都来了,就这样放弃实在可惜。而且,我们就几个散修,在别处也很难有机会获得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既然都冒险来到这里,不妨再深入一些,说不定能有意外之喜。”
丁龙的话让众人陷入了沉思。李阳知道几个人都以丁龙为首,趁热打铁:“各位,我们一路结伴而来,本就是为了发财而来。现在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实在不是明智之举。我们再往前推进二十里,尽量小心留意附近的情况,发现情况不对,赶紧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