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疾病(1/2)
只见两尺高的老梅桩缀满花苞,底下围着翠松、墨竹。
“再往左些!”之后秦氏又指挥下人在她的佛堂供桌前摆珐琅鹤灯。
此刻,后厨蒸汽氤氲,宛如仙境,锅灶喷着火焰。
“砰砰”的剁馅声里,黄婶子正将鹿肉、虾仁、冬笋剁作三色糜子。
案板上,新来的面点娘子巧手翻飞,捏出的面鱼栩栩如生。
“老爷,特制的铜锅可制好了?”管家孙鸿问向姜淮,他前几日就听老爷一直说什么火锅,火锅,想吃火锅,他还不知道火锅是什么?
“还没,我已经让梁远跑去城西定制,估计过几日就能好。”
“行!”
之后姜淮回了书房,立在书案前,拿着狼毫,正往洒金红笺上写桃符。
写完,他又拿了一个酒壶,往里面倒了些自己酿了的酒。
他要去拜访一下周良平和许文才,问问他们这几个月在翰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特殊消息。
暮色四合,姜淮拎着一坛“梅雪酿”来到了一处酒楼。
上了楼,进入一个雅间,姜淮推开门。
只见门内炭盆里的银骨炭正噼啪作响,两个身着青色棉服的年轻人抬起头。
正是他同年进士出身的故友,许文才与周良平。
“哟,姜钦差竟还记得我们这两个穷翰林?”周良平站起,故意板着脸,眼底却带着笑,“景行兄去往洪州办了贪污案,如今可是皇上跟前的红人了。“
“少来。”姜淮打开酒壶,清冽的酒香瞬间漫开,“之前考完庶吉士时,谁跑来我当值的地方,问我要肉脯吃?“
之前周良平考庶吉士之前,怕考试要上厕所,什么都不敢吃,考完肚子饿坏了,跑来找姜淮这里要肉脯吃。
姜淮把酒倒在他们的杯子里,轻轻晃荡。
之后几人坐下来,姜淮压低声音就问,“你们在翰林当值这些天,可有人拉拢你们?”
他这一提,周良平抿了一口酒,也压低声音,凑到桌前道:“上个月吏部考功司的刘主事找我,说詹事府缺个录事……”他拇指在杯沿摩挲,“说是正六品。”
姜淮执壶的手微微一顿。詹事府是太子属官,这分明是东宫在拉拢。
“你应了?”
“我说要再校半年《正明大典》。”周良平苦笑,“结果第二天,都察院的张御史就“偶遇”我,夸我字写得好。”
三人对视一眼,心知肚明,张御史是东昌伯的门生。
几人又喝了几杯,姜淮给他们讲了自己在洪州的见闻。
两人听完,纷纷感叹姜淮的不易。
之后一旁许文才突然从袖中抽出一卷诗笺拍在桌上。
姜淮一看,竟是首吹捧顾首辅的七律。
“顾首辅府上的清客送来的,说只要我抄十份散给同科……就能得荐去通政司。”许文才笑了笑道。
几人对视了一眼。
“你怎么回的?”姜淮问。
“我说!”许文才突然捏着嗓子学起老学究,“圣贤书里没教这个。”
几人听完,放声大笑。
笑过之后,又都觉得迷茫,不知道自己前路几何。
毕竟他们官职卑微,任何一个小小的举动,都可能影响到自己的仕途。
几人又吃了些酒菜,聊了些自己上值时听来的八卦就散了。
…………
很快到了腊月三十这天。
“噼啪!“
天还未亮,姜府的大门已被震天的鞭炮声惊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