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剿灭三山贼寇(1/2)
蔡京点了点头,知道吊起来宋徽宗的兴趣。
这样一来,宋徽宗肯定不会再追究那江南方腊之事了。
道:“我得到线报,说那林冲之妻,被一个绿林中叫做鲁智深的人,从东京带往梁山,却途径青州时,和青州的匪徒们,产生了纠葛。”
“那三伙匪徒,分别是二龙山的金眼虎邓龙,清风山的矮脚虎王英以及桃花山的周通等人,他们围困住了鲁智深,连同林冲娘子,一起围困着。”
“这一围,就是数载。”
“近日,林冲得了消息,便和那杨家将之后青面兽杨志,一起前往青州,解救他那娘子,没想到,也被困在了青州。”
“这下梁山大怒,发兵上万,去青州解救林冲以及众人。”
宋徽宗道:“这么看来,梁山还真是有情有义啊。”
“兄弟的娘子受了欺负,便发兵去救。”
“倒是让朕对梁山的印象,越发好了几分。”
“咳咳!”赵良嗣忍不住咳嗽了两声,一脸古怪道:“陛下,恕臣斗胆直言,那梁山,就算不是反贼,也是占山为王的强盗,陛下,陛下,你怎么可以...对他们印象好了呢?”
“臣觉得,还是应该派兵镇压。”
“包括那江南方腊,也应该派兵镇压。”
“此时,正是我大宋百年来未有的千载难逢之机,万万不可出一点差错。”
这话一出,蔡京脸色顿时变了。
他特么好不容易,将宋徽宗的心思,从方腊身上,转移到了梁山身上。
你这一句话,又拉回来。
心头对这赵良嗣,顿时生出了恶感。
看来这人,刚从燕云十六州前来,还不懂得朝堂中的形式啊。
之前那些敢于和他蔡京作对的人,都已经发配岭南了。也就是你赵良嗣如今是陛下新宠,且等过了这段时间,要你好看。
而宋徽宗倒是点了点头,道:“爱卿说的不错。”
“无论是梁山,亦或者明教,都是忧患。”
“不可小觑。”
“这样吧,明教之事,让江南官员暗暗查访即可。”
“至于梁山....”
“小小贼寇,不足为惧。”
“他们若只是攻打青州境内那三伙匪徒,便任由他们去吧。”
“不过是狗咬狗罢了。”
“于朝廷,并无多少危害。”
“若再有异动,速来汇报。”
一听这话,赵良嗣就有些不乐意了。
啥意思啊?
听宋徽宗这话,那就是无论是对方腊,还是梁山,都是以怀柔手段为主?
意思就是,只要你们不折腾,就随便你们去?
他可以理解,如今征辽事大,不容出岔子,可这也太软弱了吧?
方腊,充其量也就是农民起义而已,能有多少战斗力?梁山就更菜了,只是一群盗匪,听着上万人,只怕都是些那些木棍,连像样兵器都没有的喽啰吧?
这样的小势力,不应该随手灭掉吗?
为何要采用这种手段?
难道大宋已经积弱至此?
赵良嗣想不通,还想再说,宋徽宗已经挥手,让众人散去了。
搞得赵良嗣心头的不安越来越严重。
他献上“远交近攻”“联金抗辽”的计策,目的是为了在大宋朝廷中,谋一席之位,博一世功名,但也极想在大宋朝廷中,放开手脚,大干一场,若能留下百年清誉,那是最好不过了。
可现在.....
看着这大宋的君臣,他心中的不安越来越重。
总感觉..好像是选错了!
“唉,听天由命吧。”
赵良嗣暗叹道。
此刻,前往青州的大道上,梁山军马正在快速奔行。
程风骑马率人,走在最前。
此行,梁山出动兵马万人。
当然了,所谓的万人,只是对外的一种口号,用来威慑青州这三座山的匪徒的。
实际上,梁山军马六千,运粮队四千人。
其中包括马军两千,长弓手一千,剩下的三千人,则是步兵。
令岳飞为先锋官,花荣为副先锋。
后军由关胜压阵。
他率领中军,缓缓而行。
而此行,势必要将林冲等人救回。
说起这事来,程风也是郁闷。
林娘子好容易得到了消息,他便派了林冲和杨志一起前去,想着,以两人的本事,就算是天大的难题,也该解决了。
但怎么都没想到,林冲,杨志,鲁智深三人,一并被围在了二龙山。
以他们三人的武功,当然可以轻易杀出来。
可要是要携带家誉的话,就麻烦的多了。
而且..多半是有什么仇恨,林冲是发誓了,一定要灭掉这三山的贼寇。
所以,程风就毫不犹豫的率领大军前来。
既然林冲是梁山的人,又忠心于梁山,那么林冲的事,就是他梁山的事。
他程风,是不会轻易让自己的兄弟陷入困境的!
“报,大当家,距离二龙山只剩下不到二十里距离了。”
“十里之外,有喽啰驻扎。”
“看情形,应该是桃花山,清风山的人!”
斥候此时汇报道。
程风冷笑一声。
“胆子不小,这群人还敢来拦我们?”
“传令,前方停下,与三山对垒。”
“今日就让他们知道知道,我梁山的厉害!”
传令兵立即传下命令,梁山军令行禁止,很快就停了下来,程风带着众将,包括先锋官,却已经归了队伍的岳飞等人,一起往前走,便在阵前,看到了所谓的三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