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燃1978:工业神手从修车铺开始 > 第87章 报纸头条吹爆街道小厂

第87章 报纸头条吹爆街道小厂(1/2)

目录

红旗厂烧结窑改造成功的消息,没用几天就传遍了市里。

尤其是废品率锐减近九成,能耗降低四分之一这两个硬邦邦的数据,像长了翅膀,飞进了各个工厂领导和技术员的耳朵里。前进五金厂,李向前,这两个名字被反复提及。

没过几天,一辆伏尔加轿车停在了红旗搪瓷厂大门口。市经委主管工业和节能工作的马副主任亲自带队,下来考察。

周同和激动得脸膛发亮,几乎是小跑着迎上去。“马主任!欢迎欢迎!您可是稀客!”

马副主任五十岁上下,面容严肃,不苟言笑,只是微微点头。“周厂长,听说你们厂搞技术革新,节能降耗效果显著,我们来看看。”

一行人直奔改造后的烧结窑。崭新的控制柜,整洁的布线,还有那依然散发着余温的窑炉,都透着一股不同以往的气息。

周同和指着还在缓慢降温的窑炉,声音洪亮。“马主任,您看!这就是我们请前进厂的李向前师傅改造的烧结窑!效果?那是立竿见影!废品率从过去的百分之三十,现在降到了百分之三点三!能耗,更是实打实地降了百分之二十五!”

他侧过身,把站在旁边的李向前推到前面。“这位就是李向前师傅!年轻有为啊!这次改造,全靠他的技术!”

马副主任的视线落在李向前身上,带着审视。“小同志,是你主持的改造?”

李向前平静地点头。“是的,马主任。我们主要做了三方面改进:强化保温,引入【多点智能温控系统】,以及优化了窑炉内部结构。”

“哦?智能温控?仿生结构?”马副主任显然对这些新名词很感兴趣。“具体说说。”

“【智能温控系统】,是通过多个高精度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度数据,由我们编写的控制程序进行模糊逻辑运算,自动调节燃料和风门,实现精确控温和快速响应。”李向前指了指控制柜,“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温度波动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也避免了不必要的燃料浪费。”

“至于【仿生结构优化】,”他顿了顿,“主要是借鉴了一些自然界中高效的热交换和力学结构原理,比如我们重新设计的挡火墙,运用了类似海螺壳内部的涡流引导结构,让热量在窑内循环更充分,提高热利用率,减少排放热损失。”

他解释得条理清晰,既点出了核心创新,又没有过多涉及【破障之眼】和【基因图鉴】的来源,只说是“借鉴”和“优化”。

马副主任听得很认真,不时点头,又问了几个关于材料、成本和施工周期的问题。李向前都一一作答,数据翔实,逻辑严密。

陈工也在旁边补充了一些改造前后的具体对比数据,王师傅则激动地描述着工人们现在操作起来多么省心,产品质量多么稳定。

考察队伍里的几个技术干部低声交流着,脸上都带着惊讶和赞叹。这种程度的改造效果,他们闻所未闻。

马副主任围着窑炉走了一圈,又仔细看了看控制柜屏幕上残留的运行曲线,最后停在李向前面前。

“小同志,思路很新,胆子很大,效果也确实惊人。”他严肃的脸上难得露出一丝赞许,“你们前进厂,虽然是个街道小厂,但在技术创新上,走在了前面。”

周同和在一旁听得心花怒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