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燃1978:工业神手从修车铺开始 > 第76章 甜蜜的负担产能又告急了

第76章 甜蜜的负担产能又告急了(1/2)

目录

红星厂的检测报告像一阵强风,吹散了笼罩在前进厂上空的疑云。

“前进牌”润滑脂的名声,借着这份权威认证,不胫而走。

最直接的变化,体现在红星厂的态度上。赵国栋科长不仅兑现了增加两成订单的承诺,还时常打电话过来,询问生产进度,言语间满是客气和倚重。

随之而来的,是市里其他几家大厂的关注。

之前林薇提过的那些名字——大型纺织厂、老牌化工厂、市运输公司——不再是遥远的目标。

他们的采购科、技术科人员,开始频繁出现在前进五金厂那个不起眼的胡同口。

原本破旧甚至有些寒酸的厂门,头一次显得拥挤起来。

各种牌子的吉普车、小轿车,甚至还有印着单位名称的面包车,小心翼翼地停在坑洼不平的空地上。

王厂长彻底忙疯了。

她换上了自己最好的那件的确良衬衫,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是难以抑制的红光。

办公室里,暖水瓶里的开水几乎没断过,烟灰缸也总是满满的。

“哎呀,陈科长,您看这……合同条款我们没意见,就是这个交货期……”

“李主任,您放心,质量绝对保证!我们厂现在是严格按照我们自己公布的企业标准生产的!”

“张师傅,您先坐,喝口水,我这就去催催库房那边……”

她像个陀螺一样旋转着,接待、洽谈、签合同。

每一份新签的合同,都让她脸上的笑容加深一分,眼角的皱纹也似乎舒展了许多。

屠宰场那个原本被戏称为“养蚊子”的厂区,如今也热闹非凡。

白天黑夜,总能听到卡车进出的引擎声和工人装卸油桶的吆喝声。

空气里弥漫着机油的独特气味,混杂着夏日午后的尘土,形成一种带着希望的、忙碌的味道。

然而,喜悦如同潮水,来得快,退去后露出的,是坚硬的礁石。

订单,雪片一样飞来。

李向前的办公桌上,堆积的合同越来越厚,几乎要淹没那只旧搪瓷茶缸。

甜蜜变成了沉重的负担。

产能,再次亮起了红灯。

那台费尽心力改造的500升反应釜,还有后来从红旗搪瓷厂半买半送弄来的那台千升级反应釜,两台设备已经是不分昼夜地运转。

炉火熊熊,搅拌桨不知疲倦地旋转。

孙强带着刘虎,还有后来陆续招来的几个手脚麻利的年轻人,分成了三个班次,人歇机器不歇。

即便如此,生产的速度,依然远远追不上订单增长的速度。

交货日期一拖再拖,客户的催促电话也越来越多。

“向前哥!顶不住了!”

孙强一阵风似的冲进办公室,身上的工装沾满了油渍,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

他嗓音嘶哑,带着浓重的焦虑。

“电话都快被打爆了!纺织厂的、运输公司的,都在催货!说我们再不交货,他们生产线都要停了!”

他一屁股坐在旁边的破椅子上,呼哧呼哧地喘气。

“咱们这两台锅炉,烧秃噜皮了也赶不上啊!再这样下去,好不容易来的客户,都要得罪光了!”

刘虎跟在后面,也是一脸愁容,手里还攥着一张刚接到的催货单。

李向前放下手里的计算器,揉了揉突突直跳的太阳穴。

窗外,反应釜运转的低沉轰鸣持续不断,像是工厂沉重的心跳。

他当然清楚眼下的困境。

“我知道,强子。”他的声音还算平稳,但眉头紧锁,“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自乱阵脚。”

他站起身,走到孙强面前。

“告诉所有人,手上的活儿,慢一点没关系,但是质量必须给我盯死了!每一个环节,都要按照标准来!我们‘前进牌’这块牌子,是拿命换来的,不能砸在自己手里!”

质量,是底线,也是他们唯一的依仗。

“可是……”孙强还想说什么。

办公室的门又被推开,王厂长风风火火地走进来。

她脸上交织着兴奋和焦急,手里捏着几份刚签的合同,纸张边缘都有些卷曲了。

“小李师傅!强子!你们都在正好!”

她把合同往桌上一拍。

“刚才化工厂的也来了!又签了一笔大单!”

她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尖锐,但很快,焦虑又爬上眉梢。

“可是这产能……真是愁死人了!”

她看看李向前,又看看孙强,急得原地转了两圈。

“小李师傅,你看……要不……要不我们再去红旗搪瓷厂问问?周厂长上次不是挺好说话的嘛!再去他们废料场看看,或者问问他们有没有淘汰的旧锅炉?”

她眼睛里闪着一种急于求成的光芒。

“或者,再去废品收购站转转?上次不是也淘到好东西了吗?多弄几台旧锅炉回来,修修补补,一起开火!总能多对付一些订单!”

巨大的订单量,让她有些失了方寸,本能地想起了过去解决问题的“老办法”。

捡破烂,打补丁,先应付过去再说。

“不行!”

李向前几乎是立刻出声打断,语气斩钉截铁。

王厂长和孙强都愣住了,看着他。

“王厂长,”李向前调整了一下呼吸,让自己的语气尽量平和,但态度不容动摇,“旧设备,东拼西凑,解决燃眉之急,偶尔为之可以。”

他走到窗边,看着车间方向。

“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要的是长期、稳定、大批量的生产。我们要保证出厂的每一桶油,质量都是一样的,性能都是可靠的。”

他的视线转回王厂长和孙强脸上。

“这就必须要有标准化的、性能稳定的新设备!我们不能永远靠捡破烂、打补丁过日子!前进厂要发展,就必须摆脱这种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