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质量之辩,标准先行(1/2)
A,谣言如无形的毒蛇,悄然缠绕上前进厂的声誉。
李向前站在窗边,车间里改造后的反应釜正发出沉稳的轰鸣,热气蒸腾。赵国栋电话里的每一个字都像冰冷的针,刺破了生产步入正轨带来的短暂安宁。
成分有问题?腐蚀机器?品控不稳?甚至还有所谓的“检测报告”?
张德彪,果然换了打法。
直接攻击产品根基,试图动摇客户的信任。这种手段,比之前的假冒伪劣阴损百倍。
公开辩解?只会越描越黑,落入对方预设的圈套。
唯一的办法,就是将一切摊在阳光下,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彻底击碎这些污蔑。
他需要一个权威的证明,更需要一套能让所有人闭嘴的标准。
李向前转身离开办公室,留下满脸担忧的孙强和刘虎。
他骑上那辆半旧的二八大杠,顶着初夏略显燥热的风,直奔红星机械厂。
技术科办公室里,刘工正戴着老花镜,对着一张复杂的齿轮图纸蹙眉研究。
李向前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将前进厂目前遭遇的困境和盘托出,包括那些针对产品质量的恶毒谣言。
刘工放下手中的铅笔,身体微微后仰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轻叩。他听得很仔细,表情严肃。
“……所以,刘工,”李向前看着他,语气诚恳,“光我们自己喊破嗓子说没问题,没人信。我想请您,也请红星厂技术科,对我们的‘前进牌’润滑脂,进行一次最全面、最严格的检测。”
他停顿了一下,加重了语气:“检测项目,您来定,标准可以参考国内最好的,甚至国外的。我们需要一份正式的、详细的、能堵住所有人嘴的检测报告。”
这无异于将自己的产品彻底扒光,放在最挑剔的目光下审视。
刘工停止了敲击桌面的动作,抬眼看向李向前。眼前这个年轻人,面对如此恶劣的攻击,没有慌乱,没有愤怒指责,反而提出了这样一个近乎苛刻的自我检验要求。
这需要极大的底气。
“小李师傅,”刘工缓缓开口,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你这个想法,是对的。技术问题,最终还是要靠数据说话。捕风捉影的东西,在事实面前不堪一击。”
他站起身,走到旁边的文件柜,翻找起来。
“我们红星厂作为用户,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把关,本就是分内之事。之前我们做的测试,主要是针对实际使用性能。既然现在有人质疑基础理化指标,那我们就测个彻底!”
刘工的表态斩钉截铁。
“这件事,我来安排。设备、人手,我协调。尽快给你一个结果。”
“谢谢刘工!”李向前心头一块大石落地。
离开红星厂,李向前没有丝毫放松。外部的权威检测是反击,内部的自我提升才是根本。
回到前进厂,他一头扎进办公室,铺开了纸笔。
脑海中,【破障之眼】信息库里那些零散的,关于未来润滑油标准、检测方法、关键添加剂作用机理的碎片知识,开始被他强行调动、整合。
粘度指数、闪点、倾点、凝点、酸值、残炭、水分、机械杂质、铜片腐蚀、氧化安定性、极压抗磨性……
一个个专业名词,对应着具体的数值范围和严苛的检测方法。
他结合前进厂现有产品的实际性能,以及目前有限的检测条件,逐条逐项地制定着标准。
这不仅仅是一份应对当前危机的防御性文件,更是一份面向未来的产品质量承诺。
他要制定的,是一套远超这个时代普遍认知的,《“前进牌”特种润滑脂企业内部质量控制标准》。
整整一个下午,李向前都在埋头书写、计算、核对。
傍晚时分,一份厚厚的、字迹工整的标准草案终于完成。
他仔细检查了一遍,然后找到孙强。
“强子,找个打字社,把这个给我打出来,多打几份,要快。”
孙强接过那叠写满数字和术语的稿纸,虽然看不太懂,但能感受到其中的分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