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老师傅傻眼了(1/2)
李向前没接王师傅那带着火气的话茬。
他直接伸出手,“王师傅,工具借我用用。”
王师傅愣了一下,下意识地松开了还握着的扳手。
李向前也不客气,走到工具台旁,挑拣了几样趁手的扳手、螺丝刀。
动作干脆利落,没有半点犹豫。
他走到那台停摆的空气压缩机前,蹲下身。
【咔哒】,【咔哒】。
螺丝松动的声音清晰响起。
陈工和王师傅都凑了过来,连那两个年轻学徒也探头探脑地围观。
拆卸气缸盖需要些力气,还要注意顺序和角度,避免损伤密封面。
李向前的手很稳,动作不快,却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感。
很快,厚重的金属盖子被取下,露出了里面的气阀组件。
李向前小心地将整个组件从缸体里抽了出来。
那根惹祸的活塞杆暴露在众人面前。
王师傅凑近了,眯起浑浊的老眼。
活塞杆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确实有一圈不太均匀的磨损痕迹,在机油的映衬下,呈现出暗淡的金属光泽。
磨损不深,但足够致命。
“就是这玩意儿?”王师傅嘟囔了一句,语气里的怀疑还没完全消散。
“磨成这样,窜动起来肯定不顺当。”
陈工推了推眼镜,凑得更近些。
“这磨损了,怕是只能换新的了吧?”他看向王师傅,“但这型号太老了,咱们厂里早就没备件了,外面也不好找。”
这是实话。老设备的通病,坏了没处修,只能等报废。
李向前拿起那根活塞杆,举到眼前,对着车间顶棚昏暗的灯光转了转。
他又用指腹轻轻滑过磨损的区域,感受着那细微的不平整。
【破障之眼】的分析瞬间完成。
【可通过精密研磨去除磨损层,并调整配合间隙。预计修复后寿命提升800小时以上。】
修复是可行的。
他放下活塞杆,环视了一下车间。
“王师傅,车间有磨床吗?”他问,“或者,台式砂轮机也行。”
王师傅抬手指了指车间角落。
那里放着一台半人高的绿色台式砂轮机,机身上落满了灰尘和铁屑,看样子有些年头了,平时大概只用来打磨些粗笨的铁器。
“就那个,能用。”王师傅的语气还是硬邦邦的。
他不认为这年轻人能用这玩意儿修好精密的活塞杆。
李向前走了过去。
他拍了拍砂轮机上的灰,检查了一下砂轮的平整度。
砂轮有些不平,边缘也崩掉了一些小口子,显然是长期使用,缺乏维护造成的。
他从工具箱里找出一把金刚锉,小心地修整着砂轮的表面。
王师傅一直站在旁边,双手抱在胸前,一言不发地看着。
他的表情有些复杂,既有好奇,也有审视,似乎在等着看李向前出丑。
砂轮机的嗡鸣声响起。
李向前打开机器,试了试转速和平衡。
确定没什么问题后,他关掉机器,深吸一口气。
只见李向前双手拿着那根其貌不扬的活塞杆,以一种极其稳定且精准的角度,轻轻靠上高速旋转的砂轮边缘。
【滋……】
刺耳的摩擦声瞬间响起,伴随着四溅的火星。
李向前眼神专注,神情沉静,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他的手腕微微颤动,活塞杆在他的手中匀速旋转、平移,发出均匀的滋滋声。
没有游标卡尺,没有千分尺,没有任何精密的测量工具。
全凭手感和【破障之眼】的实时反馈!
王师傅的眼睛瞪大了。
他死死地盯着李向前的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他能看出来,李向前的动作看似随意,实则蕴含着极高的技巧和控制力。
那种稳定,那种精准,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成的。
那是无数次实践,无数次失败,最终沉淀下来的肌肉记忆!
火星飞舞,铁屑纷落。
短短几分钟后,李向前关掉了砂轮机。
车间里恢复了安静。
他将打磨后的活塞杆递给王师傅。
“您看看。”
王师傅接过活塞杆,入手还有些微烫。
他凑到灯光下,仔细地观察着。
原本粗糙的磨损痕迹,已经消失不见。
整个杆体光滑如新,泛着淡淡的金属光泽。
直径似乎均匀地小了一圈,但配合精度要求极高的圆度和直线度,却保持得非常好!
王师傅的手指轻轻抚摸着活塞杆的表面,感受着那种细腻的触感。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手艺,简直神了!
他抬起头,看向李向前的眼神,彻底变了。
“你……你这……”王师傅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此刻的心情。
他干了一辈子,见过不少好手艺,但像李向前这样,能把砂轮机玩出这种花样的,他还是头一次见。
这已经不是技术,而是艺术了!
李向前没理会王师傅复杂的情绪,他俯身捡起地上的油石。
那是一种灰色的、细长的条石,浸在旁边的煤油罐里。他捞起油石,在破布上擦了擦。
接着,他拿起刚才拆下的气阀其他几个金属部件,主要是阀片和阀座。
手指捏着小小的阀片,将其平放在油石表面,手腕带动小臂,开始进行轻柔而均匀的研磨。
【沙沙……沙沙……】
细密的摩擦声在车间里回荡。
王师傅和陈工交换了一个复杂的表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