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扩大生产,质量隐忧(1/2)
挂靠手续办妥,那块歪歪扭扭写着“前进街道五金厂”的旧牌子旁边,多了一块崭新的白底红字招牌——前进五金厂润滑油分厂(筹)。
李向前站在屠宰场院子里,看着这块招牌,心里没什么波澜。这只是个必要的壳。他的目光越过招牌,投向那几排破旧厂房。红星厂那五百块奖金,加上之前卖润滑脂攒下的钱,大部分已经有了去处。
扩大生产,刻不容缓。
他转身,对旁边的孙强吩咐:“走,再去转转那些废品站和旧货市场。”
孙强脸上带着点兴奋,又有点不解:“哥,咱们不是刚买了反应釜吗?还缺啥?”
李向前脚步不停:“一个反应釜太慢,至少得三个。搅拌罐也要换大的,还得有冷却设备,不然夏天温度控制不住。哦对了,还得弄些简单的化验家伙。”
“化验?”孙强更迷糊了,“那玩意儿咱也用得着?”
“粘度计,闪点仪。二手的就行。”李向前没多解释。想稳定质量,想以后走得更远,这些基础的东西不能少。【破障之眼】能帮他评估原料和成品的大致状况,但精确的数据,还得靠仪器。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几乎跑遍了市里所有的废品回收站和能找到的二手设备集散地。
在城南一个废品收购点,老板指着一堆锈迹斑斑的铁疙瘩:“喏,都是处理下来的,论斤卖。”
孙强看着直摇头,这些东西比他们之前用的还破。
李向前却径直走向角落里一个蒙着厚厚油污的大家伙。他伸手敲了敲罐壁,沉闷的回响。视野里,淡红色的数字跳动着,损耗倒计时稳定,远超其他废铁。
【不锈钢搅拌罐(食品级),容积2立方米】
【状态:罐体结构完好,密封圈老化(需更换),电机轴承磨损(需更换),内部残留物需彻底清洗】
【修复建议:更换丁腈橡胶密封圈,更换6204轴承,使用碱性清洗剂浸泡清洗】
“这个罐子,怎么卖?”李向前抹掉一处油污,露出底下隐约的光泽。
老板叼着烟,斜眼打量他:“你要这个?这是人家食品厂淘汰的,里面搅过糖浆,黏糊糊的,洗都洗不干净。你要是真想要,给个三百块,自己拉走。”
孙强在旁边小声嘀咕:“哥,这玩意儿能行吗?看着比咱那个还旧。”
李向前没理会,只盯着老板:“一百八。”
老板嗤笑一声:“小兄弟,开玩笑呢?这可是不锈钢的,光这材料就不止这个价!”
李向前指着电机部分一处明显的破损:“电机坏了,密封也漏,拉回去还得大修。一百八,行就行,不行我再看看别的。”他作势要走。
“哎,等等!”老板果然急了,“两百五!最低了!你找人拉走!”
“两百。”李向前站定,语气不容商量。
老板犹豫了一下,咬咬牙:“行!两百就两百!赶紧拉走,看着就占地方!”
孙强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直到把沉重的搅拌罐装上板车,他才回过神:“哥,你怎么知道那罐子是好的?”
李向前拍了拍罐壁:“经验。”心里却想着【破障之眼】给出的信息。这东西,状态比他预想的还好。
下一个目标是化验仪器。这东西比机械设备更难找。跑了几个地方都一无所获,最后还是通过黑市那个信息贩子,打听到城郊有个废弃的研究所仓库最近在清理。
研究所早已人去楼空,只有一个看门的老头。仓库里堆满了各种落满灰尘的瓶瓶罐罐和叫不出名字的设备。
李向前在一堆杂物里翻找,终于在一个角落发现了一台老式的粘度计。玻璃管壁蒙尘,金属部件也有些锈蚀。
【乌氏粘度计(改进型)】
【状态:毛细管完好,恒温水浴加热丝老化(需更换),计时器接触不良(需清理)】
【修复建议:更换镍铬加热丝,使用WD-40清洁计时器触点,重新校准】
“老师傅,这个东西,能用吗?”李向前把它拿起来。
老头眯着眼看了看:“哦,这个啊,好像是测粘度的,坏了好几年了,没人修,就扔这儿了。”
“我看着挺有意思,想拿回去拆着玩玩。您看,给个十块钱?”
老头摆摆手:“啥钱不钱的,你要是真想要,拿走就是了,反正也是当垃圾处理。”
李向前坚持塞了二十块钱过去:“不能白拿您的东西。”
老头推辞不过,只好收下,连连说:“现在的年轻人,真是怪……”
最后,还差些泵和阀门管道。李向前想到了红星厂。他给钱师傅打了个电话。
电话那头,钱师傅声音洪亮:“向前啊!稀客!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
“钱师傅,想请您帮个小忙。厂里废料场那边,是不是有些淘汰下来的旧泵阀和管道?我想去淘换点能用的。”
“嗨,多大点事儿!你直接过来,我跟仓库那边打个招呼,你看上啥,能用的就拉走,回头登记一下就行。”钱师傅答应得很爽快。
在红星厂巨大的废料场里,李向前再次动用【破障之眼】。在一堆扭曲变形的金属中,他精准地挑出了几个虽然外观破旧但核心部件尚好的离心泵,还有一堆尺寸合适的法兰和耐腐蚀管道。
钱师傅看着他挑出来的东西,啧啧称奇:“行啊小子,眼光够毒的!这些东西别人看都是一堆废铁,你倒能挑出能用的来。”
李向前笑笑,没解释。
设备陆续运回屠宰场。接下来的日子,这里彻底变成了一个大型修理车间。
李向前亲自动手,带着孙强,清洗搅拌罐,更换轴承和密封圈;拆开粘度计,小心翼翼地更换加热丝,清理触点;修复那些淘来的旧泵,重新焊接管道……
【破障之眼】不断给出提示,损耗倒计时在修复中断断续续地变化、延长。
几天后,屠宰场东头的两间旧车间彻底变了样。
三个大小不一但都经过修复的反应釜并排立着,旁边是那个巨大的不锈钢搅拌罐。新连接的管道纵横交错,连接着泵和冷却水箱。角落里,那台老旧的粘度计也被擦拭干净,安放在一张临时搭建的木桌上。
虽然一切看起来依旧简陋粗糙,甚至有些地方还用铁丝和胶带做了临时固定,但比起最初那个只有一个反应釜的“草台班子”,生产能力无疑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看着眼前这条拼凑起来的生产线,李向前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了一点。
他对孙强说:“人手还是不够。你回老家一趟,再找五个靠得住的老乡过来。条件跟他们说清楚,活累,要保密,但工钱肯定比在外面打零工高。”
孙强用力点头:“放心吧哥!俺们村的小五、栓柱他们几个,都想出来找活干呢!人绝对老实,嘴巴严!”
没过几天,孙强就带着五个皮肤黝黑、手脚粗壮的年轻人回来了。他们看着眼前这个不像工厂的“工厂”,眼神里充满了拘谨和好奇。
李向前没说什么废话,直接开始培训。他没有讲解复杂的化学原理,只是反复演示操作流程。
“这个阀门,控制进料速度,扳到这个刻度就行。”
“这个按钮,启动搅拌,注意听声音,有异常立刻关掉。”
“出料的时候,管子要对准桶口,别洒出来。”
操作被简化到极致,每个人负责一两个固定步骤,像流水线上的螺丝钉。
李向前要求严格,哪怕是最简单的操作,也要求他们一丝不苟。
“哥,他们能行吗?”孙强看着几个老乡笨拙的操作,有些担心。
“熟能生巧。”李向前目光扫过生产线,“现在,我们需要的是执行力,不是创造力。”
更多的原材料被采购回来,这次是以“前进五金厂”的名义,虽然过程依旧有些波折,但总算顺利拿到。
随着一声令下,三个反应釜同时开始运转,搅拌罐也轰鸣起来。新招来的工人和孙强分成两班,开始了全天候轮班生产。
生产线昼夜不停,机器轰鸣。
屠宰场改造的车间里热气蒸腾,混合着机油和某种难以言喻的原料气味。
三个反应釜并排运转,新来的工人们穿着不合身的工装,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动作却透着生疏。
李向前站在过道,双手插在裤兜里,眉头紧锁。
小五加料时手一抖,一些粉末洒在了釜体边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