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力挽狂澜(2/2)
只差两微米!
刚才那微小振动,足以在镜面滚道上留下致命伤痕!所有努力,化为乌有?!
最好的磨床,偏偏在这时候掉链子?!
“坏了!坏了!老伙计啊!”高建军心疼拍打床身,汗珠滚落,“偏偏是这时候!怎么办啊!”
绝望蔓延。
李向前的声音异常冷静:“高师傅,别急!”
他快步上前,目光直指主轴箱:“问题不大,主轴轴承润滑问题,温度太高。马上停机检查,损伤应该还轻微,能恢复!”
他的镇定如清泉。
高建军抓住救命稻草:“真的?小李师傅?”“八九不离十。必须马上处理!”
“对对!马上处理!”刘工反应过来。
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插进来:“怎么回事?!磨床也坏了?!”
张德彪背手踱进,嘴角带着冷笑:“我就说!瞎折腾!胡闹!破镗床值得吗?现在好了,磨床也搭进去了!看你们怎么收场!”
他提高音量,满是嘲讽。
高建军气得脸红,被李向前眼神制止。跟这种人废话,浪费时间。
李向前直接下令:“钱师傅,带人强制降温!刘工,准备拆卸工具和清洗剂!快!”
又转向高建军:“高师傅,原厂润滑脂?库房有吗?或者更好的?”
一连串指令,众人立刻行动,场面迅速稳定。张德彪碰了一鼻子灰。
李向前一边指挥,一边快速思考备用方案。他跑到角落,在落满灰尘的操作台上,快速勾勒一张手动研磨工具草图。
磨床主轴箱打开。高建军指导下,前轴承拆下。
润滑脂干涸发黑,呈胶状。滚珠表面有针尖大小的暗斑——早期点蚀!
“还好!损伤不重!”高建军松了口气,“再晚半分钟就废了!”
“立刻清洗!”李向前下令。
煤油、清洗剂上阵,旧油脂、金属微粒被彻底清除,压缩空气吹干。
高建军要去领同型号进口润滑脂,被李向前拦住。
“高师傅,等等。”李向前拿出个小油罐。里面是均匀细腻、介于乳白和淡黄的膏状物。质地独特,粘度延展性极佳,气味特殊。
“这是……”高建军疑惑。“我试着调配的高性能润滑脂。”李向前轻描淡写,“基础油是厂里最好的,加了点特殊添加剂。”(他没说灵感来自【基因图鉴】和黑市原料,是【基础齿轮润滑脂】超级改良版)
高建军将信将疑。这年轻人,连润滑脂都会自己调?还“高性能”?
但看着李向前笃定的眼神,想想之前的“奇迹”,高建军一咬牙:“行!用你的试试!死马当活马医!”
高建军亲自上阵,用竹片将特制润滑脂均匀涂抹,小心装配。
合上外壳。“通电,试运行!”
主轴缓缓转动,加速。
奇迹发生!
噪音消失!运转声比以往更轻微、平顺!轴承“沙沙”声几乎没了,只剩电机纯净的“嗡嗡”声。
高建军耳朵贴近,手背感受温度。平稳!顺滑得不可思议!温度上升极缓!
“神了!!”高建军猛地直起身,瞪圆眼睛盯着李向前,“小李师傅!你这油…哪来的?!比进口货还好用!神了!”
他激动得语无伦次,眼神充满敬畏!这简直是黑科技!
刘工、钱师傅等人围上,感受着磨床前所未有的平稳,啧啧称奇,目光震撼。
张德彪脸色铁青。本想看笑话,结果人家拿出神秘油脂,不仅解决问题,还提升了性能!一拳打在棉花上,憋屈!
“哼!歪门邪道!”他悻悻嘀咕一句,看着众人崇拜的眼神,灰溜溜走了。
磨床好了,甚至更强!但李向前没让继续。
“高师傅,”他对一脸兴奋的高建军说,“刚才急停和振动,可能有微小影响。最后两微米,不能再冒险用机床。”
“那…怎么办?”高建军一愣。
李向前扬起手中草图,微微一笑:“山不转水转。机器有极限,人没有。最后的光洁度和精度,我们用手来完成!”
钱师傅找来硬木、熟牛皮,木工按图赶制出简易手持研磨工具——带弧度的木基座,包裹牛皮。
李向前又拿出个更小的油膏盒,里面是比面粉还细无数倍的淡绿色研磨膏。(他亲手调配的超精研磨膏)
“最后的镜面抛光,我来做。”
在所有人屏息注视下,李向前洗手,戴手套,小心取下轴承内圈,固定在台钳上。
他将一点绿色研磨膏均匀涂抹在牛皮工具上。
深吸一口气,开始手动研磨抛光。
动作轻柔,手腕稳如磐石,推拉带着韵律。力度均匀,速度恒定。
【破障之眼】全开,滚道表面粗糙度数值持续下降,反射率不断提升。
时间流逝。车间寂静无声,只有工具与滚道接触的“沙沙”轻响。
汗水顺着李向前额角滑落,他浑然不觉,沉浸在微米级的精雕细琢中。
不知过了多久,他停下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