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破局内外患(2/2)
厂长翻看着方案,表情逐渐缓和。
调研持续了三天,林海阳走访了六家企业,每一家都认真听取意见,现场解答疑问。他没有承诺空头支票,而是用数据、用实际案例,一点一点打消企业主的顾虑。
与此同时,国安局的调查也有了突破。他们追踪到程国栋与那位外籍顾问的多次密会记录,甚至找到了一份未公开的会议纪要,内容涉及如何通过技术壁垒限制莫高市产品的出口。
“这是关键证据。”林海阳看着纪要,眼神冷峻,“不能再让他继续下去。”
他召集了一场内部会议,邀请了市纪委、国安局、金融局和部分企业代表参加。会上,他将调查结果一一展示,包括资金流向、会议记录、企业关联网络等。
“这不是简单的政策分歧,而是有人在利用外资势力,制造贸易摩擦。”他环视全场,“如果我们不及时制止,莫高市的新兴产业将遭受重创,而我们的经济主权也会受到侵蚀。”
会场一片寂静。
随后,他转向几位企业主:“我知道你们还在观望,但我要告诉你们,未来的产业格局,不是谁替代谁,而是谁能更快适应变化。今天,你们的选择,将决定你们在未来五年、十年的位置。”
几位企业主相互看了看,其中一位站了起来:“林市长,我们愿意先尝试加入那个产业协同平台。如果可行,我们愿意转型。”
林海阳点头,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会议结束后,他站在会议室门口,看着走廊尽头的窗户。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照亮了他脚下的地砖。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对助理说:“接下来,我们要盯紧那些外资企业,看看他们还准备做什么动作。”
助理点头记录。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方子敬发来的信息:
“我这边联系了几位国际专家,他们对我们的倡议很感兴趣。”
他看了一眼,嘴角微微扬起,将手机放回口袋。
走廊尽头的风从窗户吹进来,带着一丝凉意。林海阳拉了拉外套,迈步向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