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破局内外患(1/2)
林海阳坐在办公室的会议桌前,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帘斜斜地洒在桌面上,将一叠报告切割成明暗交错的条纹。他刚从国际峰会回来不到两天,却仿佛已经跨越了两个世界。助理将几份文件轻轻放在他面前,低声说:“国安局那边传来的初步调查结果,还有企业调研组的反馈。”
他点了点头,翻开第一页,眉头缓缓皱起。
报告详细记录了程国栋在峰会期间与几家外资企业的秘密接触,以及这些企业背后资本的流向。更令人不安的是,部分外资正在推动一项新的贸易壁垒提案,表面上是技术标准升级,实则针对莫高市的光伏产品,意图抬高准入门槛。
“这不是普通的竞争。”林海阳喃喃道,目光在“联合技术认证协议”几个字上停留许久。
他合上文件,转向助理:“联系国安局和金融局,安排紧急会议。我需要最核心的调查人员到场。”
助理点头离开后,他起身走到窗前。远处的光伏基地在阳光下泛着银光,像一片沉静的海。可他知道,这片海下正暗流涌动。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国安局和金融局的负责人已经就座,桌上摊开的是最新的资金流向图和企业关联网络。
“程国栋的账户在峰会前两周有异常资金流动。”金融局的一位调查员指着屏幕,“虽然表面上是合法投资,但我们追踪到其中一部分资金最终流向了一家离岸公司,而这家公司与那几家外资企业有间接控股关系。”
林海阳听完,沉思片刻:“也就是说,他不是在单纯地推动技术标准,而是在背后操控一场针对本地产业的经济打击。”
国安局负责人点头:“我们还在查他的社交圈,目前发现他与一位外籍顾问有频繁接触,这位顾问曾参与制定多国新能源产业政策。”
林海阳目光一沉:“这个人,必须查清楚。”
会议结束后,他亲自带队前往几家传统企业调研。这些企业多集中在钢铁、化工、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对新兴产业的冲击极为敏感。
第一站是龙山钢铁厂。厂区内机器轰鸣,热浪扑面而来。林海阳穿着便装,没有带随行记者,只带着几名助手,走进了厂长办公室。
“林市长亲自来,倒是让我有点意外。”厂长坐在办公桌后,语气中带着一丝警惕。
“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林海阳坐下,开门见山,“光伏和新能源确实会对传统能源结构造成冲击,但转型不是替代,而是融合。我们已经在几个试点项目中,让钢铁厂参与光伏支架制造,你们的产能利用率反而提高了。”
厂长沉默片刻,摇头道:“道理我们都懂,可转型的成本太高,技术门槛又高,谁敢轻易动?”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降低你们的转型成本。”林海阳从包里拿出一份方案,“我们正在筹建一个产业协同平台,把传统制造企业与新能源企业对接,提供技术培训、设备共享,甚至联合采购原材料。你们不是要单打独斗,而是加入一个更大的生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