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官场小白到主政一方 > 第482章 破茧重生

第482章 破茧重生(1/2)

目录

林海阳站在会议室门口,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他肩头,温暖却不刺眼。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对小奕说:“走吧,接下来才是真正的考验。”

两人走出省委大楼,空气中还残留着昨夜雨水的清新。小奕将笔记本电脑塞进包里,低声问道:“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处理?”

“技术封锁、出口受限,这些都不是偶然。”林海阳语气沉稳,“背后有人在推,我们必须抢在他们前面。”

他没有说出口的是,那个模糊的人影,始终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那个人是谁?他到底站在哪一边?林海阳不知道,但他清楚,这场博弈远未结束。

回到龙山县,林海阳立刻召集县科技局、产业办、高校研究团队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室里,气氛凝重。投影屏幕上,是当前国际市场对光伏产业的技术封锁清单,以及葡萄酒出口受限的国家名单。

“我们不能再等了。”林海阳环视一圈,“必须尽快实现技术突破,摆脱依赖。”

一位年轻的科研人员站了起来,是去年刚从国外回来的材料学博士,名叫周远。他清了清嗓子,声音不大却坚定:“我有一个想法,关于光伏板的材料替换。”

林海阳眼睛一亮:“说。”

“传统硅基材料成本高、转化率受限,如果我们尝试使用新型钙钛矿材料,或许能在短期内实现性能提升,而且工艺相对简单,适合量产。”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声议论。

“这个方向,有没有数据支持?”林海阳追问。

“有。”周远调出一份初步实验报告,“这是我们团队在实验室做的模拟测试,转化率比现有产品高出12%,而且成本下降了20%。”

林海阳点点头,转向科技局局长:“立即安排专项资金,组建专项攻关小组,以周远为核心,全力推进。”

“是。”

“另外,”林海阳继续道,“我们要与金城大学、省材料研究院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不能闭门造车。”

会后,林海阳亲自联系了方子敬,请她协助对接省内外相关科研资源。方子敬没多问,只说了一句:“材料学那边我认识几个专家,我来联系。”

林海阳挂断电话,转身对小奕说:“你那边呢?”

“我已经安排人手,开始调研东南亚市场。”小奕递来一份报告,“那边对光伏产品的需求在上升,尤其是农业灌溉和小型电力系统,但价格敏感度高,我们需要在性价比上做文章。”

“好。”林海阳翻开报告,“你带队去一趟,亲自谈。”

“你放心。”

两天后,林海阳亲自带队前往东南亚某国,进行市场调研和商务谈判。他带上了技术负责人、市场分析师,还有一支由翻译和法务组成的精干团队。

抵达后,他们首先拜访了当地能源部门,了解政策导向和行业准入标准。随后,他们走访了几家大型分销商,听取对产品性能和价格的意见。

“你们的产品,比本地品牌贵了15%。”一位采购经理直言不讳,“除非你们能在服务和售后上有优势。”

林海阳点头:“我们可以提供三年免费维护,以及本地化技术支持团队。”

对方露出兴趣:“这个我们可以考虑。”

随后,林海阳安排团队在该国举办了一场产品推介会。他们带来了最新的光伏板样品,还有一整套农业灌溉解决方案。推介会当天,吸引了当地多家主流媒体前来报道。

“你们的产品,真的能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一位记者提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