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 > 第477章 御制大慈恩寺碑文完成

第477章 御制大慈恩寺碑文完成(1/2)

目录

同月二十九日,长安城笼罩在初春的薄寒里,朱雀大街两侧的柳枝刚抽出新绿,风过处,梢头轻晃,带起细碎的凉意。

大慈恩寺内,晨钟刚歇,梵音余韵还在殿宇间流转,玄奘法师正立于译经堂前,看着弟子们将新抄录的经文归置整齐。

忽然,寺外传来马蹄声,由远及近,在山门前停住。

不多时,知客僧引着礼部的信使匆匆进来,那信使身着绯色官袍,手捧一卷黄绫包裹的文书,见了玄奘,躬身行礼:“法师,礼部尚书许大人差下官送来御制碑文。”

玄奘合十还礼,接过文书。

黄绫触手温润,卷轴沉甸甸的,封皮上题着“大慈恩寺碑”五字,笔力浑厚,正是唐高宗的笔迹。

他知这碑文是圣上亲撰,记载着大慈恩寺的缘起与皇家护持的心意,忙请信使至客堂奉茶,又命弟子取来谢帖,亲手封好交还信使。

信使刚走,鸿胪寺的公文也送到了。

寺丞展开公文宣读,大意是圣上感念玄奘法师译经有功,特命有司拨款修缮寺内佛塔,另赐香烛百斤、绢帛五十匹,着寺中众僧于次日入宫谢恩。

玄奘听完,眉头微蹙。

自贞观十九年归唐,他在长安译经已逾十载,虽常蒙皇恩,却不惯频繁入宫。

但圣命难违,他当即召来寺中管事,吩咐道:

“明日辰时,你率三十名僧人随我入宫,着袈裟,持法器,需庄重整齐,不得有误。”

管事躬身应下,转身去安排诸事。

次日天未亮,大慈恩寺的山门便开了。

三十名僧人已在殿前排班,皆着赭色袈裟,衣袂整洁,手中各持锡杖或念珠,神色肃穆。

玄奘身披紫袈裟,这是太宗当年所赐,边角已有些磨损,却更显庄重。

他走到队伍前,目光扫过众人,缓缓道:

“入宫谢恩,非为一己之荣,乃为佛法流传。

言行举止,当合沙门规范,勿要失了寺规。”

众僧齐声称“阿弥陀佛”。

一行人鱼贯出寺,沿朱雀大街向北而行。

此时街上已有行人,见是僧人队伍,纷纷侧身让路,有人合十行礼,有人驻足观望。

晨光渐亮,照在僧人们的袈裟上,泛出柔和的光泽,锡杖敲击青石板路,发出“笃笃”的声响,在寂静的晨空中格外清晰。

至宫门前,早有内侍等候。

验过文书,引着众人穿过一道道宫门。

宫墙高耸,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着金光,与寺中的青砖灰瓦截然不同。

玄奘目不斜视,只随内侍的指引前行,耳畔偶尔传来宫人的说话声,细碎而遥远,他皆不为所动。

到了紫宸殿外,内侍入内通报。

片刻后,传旨让玄奘入殿,其余僧人在殿外等候。

玄奘整了整袈裟,拾阶而上,殿门高大,朱漆斑驳,铜环上的花纹已被岁月磨得光滑。

入殿时,他低头看着脚下的金砖,砖面光可鉴人,映出自己的影子。

唐高宗正端坐于御座,见玄奘进来,抬手示意:

“法师免礼。碑文已送至寺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