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大明:我朱高煦立国,攻略海外 > 第96章 朱高煦意外又惊喜的收获,条件交换

第96章 朱高煦意外又惊喜的收获,条件交换(2/2)

目录

人心中的成见,果然就像是一座大山呢,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你们却是不信,现在,该信了吧?”

朱高煦有感而发,他已经向朱棣表明了几次心意,他却是无心与朱高炽争夺大明,奈何朱棣就是不信,屡屡抱有疑心。

就因为之前他的作为,这种成见,不是一座大山,又是什么?

而朱棣的这句话,也让朱高煦暗中松了一口气,朱棣能这样说,说明他提出来的条件,稳了。

朱棣听得一愣,越是品味,他越发的认同。

“臭小子,书没有念多少,说的话倒是有道理。”

人心中的成见像一座大山?

他是真的认同,他自己,曾经又何尝不是被这样对待过?

他是真的意外这话是从朱高煦嘴里说出来的,要是朱高炽说出来,他反而不会惊讶。

毕竟之前朱高煦的莽夫印象,是真的让人印象深刻。

朱棣不再去想,肃然说道:“多看书是有用的,当初你爷爷就是小时候没机会,才会严格教导我与你的那些伯伯叔叔。

哪怕是你们在京城之时,同样如此,你应该是深有体会的吧?

这些就不说了,你的这两个条件,让我很难办啊,禁海令是你爷爷定下的,他老人家定下的,我破坏,不合适吧?

而且你的汉国,国便是国,还要称大汉,你觉得合适吗?”

朱高煦听着朱棣的话,此刻他想打人,让他多读书?

从小到大,除了这次朱棣教育他了,什么时候朱棣关心过他这些事?都是徐妙云在关心。

尤其是听到后面,什么禁海令是老朱下的,破坏就不合适?

朱棣破坏朱元璋定下规矩的事还少了?那时候朱棣怎么不想想这些?

还有他的大汉怎么了?招谁惹谁了?

别的国不能加‘大’这个字,但他是朱高煦,好歹也是大明汉王出去立的国,叫大汉不行?

朱棣现在把这些拿出来说,摆明是想要得到更多。

朱高煦也不甘示弱的看着朱棣,眼中满是坚定,他已经退了很多步了,再让他退步?还想让他服软?

不可能!

虽然这个事对他是有利的,但现在正常思维下的真实情况是,他才是受害者。

朱棣还想让他说句服软的话?想什么好事呢?

朱棣看着朱高煦不说话,就这样面无表情的看着他,又等了片刻,最终一叹。

“臭小子,你就不能体谅体谅我这个老头子?

罢了罢了,我已经背负了不少骂名,也不在乎多背这一个了,只要你能明白我的苦心便是。

你的要求,我同意了。”

看着朱棣多愁善感,似乎是为了他才这样做的,朱高煦是真佩服朱棣的脸皮之厚。

还明白朱棣的苦心?这是又当又立啊。

大汉国本来就是大明的一部分,这哪怕是朱高煦都无法改变的事实,只不过在大汉实行的是大汉的制度。

本身就是大明疆域之内,朱元璋的禁海令,有用吗?

大明自己和自己开放经商贸易往来,根本就不会破坏这个规矩,说得朱棣好像为了他受了多大的委屈一般。

至于大汉的称呼,这个他也承认,反而要更难一些。

别看这一个字,就是极大的不同,汉国与大汉,是本质上的区别。

朱高煦也没有说什么,只要朱棣同意,其他的,朱棣开心就好,随朱棣表演了。

对于那些虚的,他看得非常的淡,他只在意实际得到或者失去的,这才是真正关乎根本的。

因为朱高煦很清楚一句话,当你强大时,无人敢反抗时,自有大儒出来为你辩经。

当弱小时,做什么,说什么,都是错的,别人总能找到理由来反驳你,然后再反手占据大义,将你定义为各种坏的根本。

唯有自身实力强大,才是根本,弱小,连上桌的资格都没有。

“爹用心良苦,儿子知道了,定然不会辜负爹的期待。

大明的摊丁入亩,我自愧不如,我之前也不会这些,需要学习的,确实还有很多。

姚太师那里出了结果,爹你可得来信给我说一下,我也想借鉴一番经验。

第一次处理这些事务,太多我都不会,底下能用的人也少,现在各地的官吏都还没有配齐,只有坐到这个位置,才知道爹你和老大的难啊。

对了爹,你能不能让我调一些读书人?

大明不缺,我那里缺得很,政令都无法实行到

朱高煦夸赞朱棣,夸着大明版的摊丁入亩,朱棣不就是想要这些嘛,昧着良心夸一夸,没大碍。

最后也算是他被朱棣整了这么多,提出的一个小要求了。

朱高煦也是试试,不行就算了,要是可以,白赚。

朱棣听得一脸的笑容,朱高煦在外面的难,他能理解,他欣慰的是,朱高煦总算肯跟他说自己的难处了。

毕竟明里暗里,前前后后针对了朱高煦这么多,现在朱高煦有这么一个小请求,他也不介意展示自己的大度。

“你的难处我知道了,这样吧,在你后日返回之前,我给你调一些读书人。

不过你也要有一个准备,毕竟能够去你那里的,不会多,而且也没有什么经验,需要你自己去培养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