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9章 选择(1/2)
天宫巍峨壮阔,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中创造出了一个无限的世界,海纳百川一样将一个小小的天地容纳其中,让进来的人仿佛置身于另一个空间。
但就如此伟岸的世界里,拥有着无数石人守卫的宫殿中,始皇棺椁却又要比周喻一开始想象的更加平凡,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一个石棺,上面也就是一些简单的图案雕刻然后就是一片空白,完全看不出有任何特别的地方。
周喻看了一眼应该是对这里面情况最清楚的赵要,后者赶紧开口道:“皇上,始皇的棺椁就是一个普通的石椁。”
周喻点头后诚心朝着始皇棺椁拜了三拜,襄王于谦也是赶紧跪下直接磕头。
不管石棺到底有多么的平凡,但棺椁中沉睡的人却是值得所有华夏人诚心叩拜和敬畏。
“赵要。”
赵要连忙躬身道:“臣在。”
“这座天宫还有什么朕需要知道的。”
赵要看了看周喻身后的于谦和襄王,咬咬牙轻声道:“龙珠移位玉石俱焚。”
周喻:“龙珠在哪?”
“石门之上。”
周喻微微点头:“此事除你之外还有谁知道。”
“应该就我一人知道。”赵要连忙回答:“易小川可能也知道,但他绝对没有我知道的这么清楚,一旦龙珠破损长生药就会失去效果。”
襄王有些不理解:“难道这个世界上真有仙神?长生其实是龙珠赋予的?龙珠又是哪里来的。”
赵要道:“龙珠就是陨石的核心。”
周喻开口:“不管有没有,保持必要的尊敬放在心中便是。”
摆摆手周喻转身缓缓走出了宫殿,站在宫殿门前看向其他地方还真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万般的不可思议可现在都真实的发生在眼前。
于谦跟着周喻走出来,轻声道:“皇上,如果龙珠移位玉石俱焚,那此地还是要做好防备才是,也决不能再让我等之外的其他人知道这个秘密。”
“从现在开始严加看守,没有朕的允许任何人不得进入此地。”
周喻缓缓点头,收回眺望远方的目光,“天宫的秘密关系重大,从今日起此地列为最高禁地,由朕的亲军卫队严加看守任何人不得擅自靠近,所有今日进入过天宫之人务必严守秘密,胆敢泄露半句格杀勿论夷灭满门!”
“遵旨!”
众人连忙躬身应是,神色肃穆。
侍卫们在里面检查了一遍,各种不可思议的东西见了不少,但谁都没胆子从里面带出点什么东西。
而后在所有人都退出了天宫之后,周喻拿着那枚集整个王朝之力制造出来的虎符又重新关闭了天宫的石门。
周喻沉吟一声目光落在身旁的襄王身上,缓缓开口道:“皇叔,新城建设你劳苦功高朕心甚慰,为表彰皇叔的功绩还有此地的重要性,朕决定将皇叔的封地改为此城,并重新赋予封号为——秦,世袭罔替永不更改。”
襄王顿时一愣脸上露出了错愕的神色。
“皇上……这……”
周喻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言,继续说道:“朕希望皇叔一脉能够永驻新秦镇守此地。”
襄王深深的吸了口气,周喻话中有话他自然是听出来了,而且如果他和于谦能得长生的话那由现在的襄王一脉守着这里自然是最合适的。
而且新城还牵扯到周喻的新学新政,周喻这是放心不过别人才会想着把襄王的封地更改在此。
襄王直接跪在地上朝着周喻叩首道:“臣谢皇上隆恩!臣定当竭尽所能誓死效忠皇上,永驻新秦守护天宫,绝不辜负皇上的信任!”
于谦也上前一步,拱手道:“皇上此举深谋远虑,臣钦佩。”
周喻感受中手中虎符的冰凉触感,又开口道:“等襄王世子归来皇叔便和朕一起返回京城,半年后朕要动兵。”
“动兵?”
于谦顿时露出了错愕的表情,这么突然他完全没有任何准备:“皇上准备对何处用兵?”
周喻走下台阶缓步而行,语气平静的道:“高丽。”
“高丽?”
于谦低声提醒:“皇上,高丽与我大明素来交好,若贸然动兵恐引起朝野非议。”
周喻慢悠悠的道:“皇叔,朕要在此地修建一条直通京城的新路,另外还需修复原本的运河重新连接江南和京城,以便利物资运输和人员往来。”
襄王连忙躬身应道:“臣明白,臣定当全力配合朝廷大道和运河的顺利修建。”
周喻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此外,朕还要在沿海建造一支强大的水师,没有足够的劳力是不行的。”
于谦叹了口气朝着周喻拱手道:“臣明白了,只是皇上,如此频繁的大建恐也会劳民伤财。”
“但朕以为能用他国之财来修我大明之路就不算伤财,能用他国之民来修我大明之运河也就不算劳民,只要能够把真金白银交到百姓手上而不以徭役强令百姓劳作,朕相信会有人主动站出来的。”
“况且只要奴隶苦工够多,我大明百姓便可做最轻松工作,苦活累活皆由奴隶去做。”
“再说高丽虽小但地理位置重要,若能将其纳入我大明版图不仅可为我大明增添一块富庶之地,更能为我大明的建设提供充足的劳力和资源,也会成为我大明进攻倭国的桥头堡。”
于谦想了想:“皇上,臣已经明白皇上的意思,往哪里动兵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大明现在需要有足够的劳动力来修复前朝的运河,新建从京城一直到新城的直道。”
“你有其他选择?”
于谦道:“臣以为此时有一个更好的选择,如今我大明兵多将广装备精良,利用先进的火器想必能够如同征服草原一样将其拿下。”
“西南麓川?”
周喻微微皱眉,他其实并不想现在朝着那边用兵。
西南麓川地形复杂,山川险峻瘴疠横行,地处偏远即便拿下短时间内也难以有效统治和开发,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