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研发步话机(2/2)
祁连海、祁连山如蒙大赦,心中一年来的阴霾终于拨云见日,禁卫陆军没有忘记他们的忠诚,两人感激涕零,发誓保证完成任务,所以今天围着篝火才跳的这么开心。
然而,他们兄弟不知道,当这里的任务结束时,兽营正式变成野兽雇佣兵团,他们兄弟是团长和副团长,直接移师加里曼丹岛,野兽雇佣兵团后来成为新兰芳共和国国防军的前身。后来祁连海成为新兰芳共和国国防部长,祁连山成为新兰芳共和国陆军总司令。
钱沐雨后来还是成了祁连山的女人,很多年后成为新兰芳共和国陆军总司令夫人。
钱沐雨的父亲钱路宽,成为新兰芳共和国的商务部长。
钱沐雨的远房堂叔钱百成(现在是特区储备银行的副行长),成为了新兰芳共和国的财政部长。
此时的钱沐雨只能远远地看着,那个曾经拯救自己的男人,期冀着有一天成为他的女人。仰望夜空中的烟花,去年的这一天,就是在看烟花的时候全家被抓的,这个普天同庆的时刻,肯定不包括自己和钱家。
在这普天同庆的时候,戈辉坐在禁卫军总医院产房外的长椅上神游天外。他在感慨穿越后的自己,居然有了自己的孩子。
红莲一次性给戈辉生了一个女儿两个儿子,三胞胎。女儿出生在12点前,两个儿子在12点后出生。
丁未年正月初一(1907年2月13日)的《特区日报》,头版头条登载了戈辉总督喜得一女二子的消息,全特区同贺。
光绪帝的礼物三天后送到了特区公共安全局家属院。
也是在这天,戈辉和禁卫军四总部共同商议后,决定将戈辉喜得一女二子的消息明发全军。禁卫军虽然不需要特别指定“国本”,但是在这个王朝依然存续的时代,戈辉的后代就相当于“国本”,必须要让全军知道,总司令有后了,这非常重要。
就连距离最远的西征军都收到了电文,茅小林立即通报西征军全体,戈辉总司令于除夕夜喜得一女二子。通报完毕,禁卫西征军正式进入新疆。
2月15日,禁卫西征军休整三日后,再次出发。下一站是哈密,下下一站是迪化,然后是阿拉山口或者尼堪卡伦,还未确定。
3月3日,禁卫西征军到达哈密,休整一日,禁卫1、2、3师主要领导,坐下来开会。
风神特种车,是由风神战术卡车改装而成的特殊用途车辆。按功能分为战术指挥车、通信车、供电车、医疗车、炊事车、牵引式座舱、牵引式医疗方舱等。
其中牵引式座舱是由一个宽3米,长10米的六轮拖斗改装而成,这个才是禁卫西征军真正的指挥核心所在。
牵引座舱里,茅小林、梁实予、芮峰、哈森、石兆奇、叶飞羽、李煜、铁思、姚正山等九人围坐在长条会议桌两侧,桌上是新疆和外西北巴尔喀什湖一带的地图,新疆的地图还好一些,外西北巴尔喀什湖一带根本没有体现地形和海拔高度,没有详实的地图,这仗不好打。
当然,禁卫军不是没地图打不了仗,有地图就打有地图的仗,没地图就边画边打,反正有总参测绘局的人随军,不怕没有好地图。
不知出于什么考虑,禁卫军打仗不设总指挥,全靠几个师长坐下来商量。这次远征外西北,同样不设总指挥,所以他们必须坐下来商量,平时好的像一个人,真到打仗的时候,那就得亲兄弟明算账。
“说说吧!咱们已经到哈密了,是走阿拉山口,还是尼堪卡伦(霍尔果斯口岸)”茅小林主动提问:“我觉得有必要提前定下来。”
(1881年,即光绪7年,清俄签订了《中俄改定陆路通商章程》,尼堪卡伦成为清俄两国之间的正式通商口岸。)
“我觉得尼堪卡伦更好,虽然更远,但是那里地处伊犁河谷气候更好。”哈森说道:“以后,伊犁河谷就是我们的大本营,占死不动了。”
“我赞同,尼堪卡伦。”李煜说道:“伊犁河谷,我们在那儿种地,自力更生,先养活自己,然后再考虑怎么打击毛熊。”
“你们俩都想到一块了,我还能说什么呢。”茅小林道:“其实,我还真想走阿拉山口。”
“就定尼堪卡伦了,上报总参和总司令吧!”哈森说道:“我们需要在伊犁河谷适应一下气候,还没开打,身体先出问题,不划算。”
茅小林点头,没有坚持自己的想法,坚持也没用,因为他不是总指挥,西征军也没有总指挥。
很快红楼和戈辉都收到了禁卫西征军的电文。
戈辉只是在回执上签字,确认收到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他只需要知道,至于怎么打仗,他早就不管了。
戈辉今天要去朝阳无线电厂视察工作,正月十五也过了,年也算过完了,他该找些信手拈来的活干了。
去年6月中旬,戈辉交给朝阳无线电厂一个特别的研发任务,研发一种叫做“步话机”的小型无线电话收发机,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无线电波实现语音信号的传输和接收?,主要用于单兵或者作战小队的短距离通信。
研发步话机,以特区目前的技术实力来说,有困难,但并不是不能克服,加上戈辉提供的框架性技术路线,可以说只差临门一脚了。但就是这临门一脚,却像歪了脚一样,就是踢不出来。
戈辉今天过来,他想当面问问李隆基和李文钦兄妹,到底问题出在了哪里?特区的电话机,布线逻辑控制交换机,二极管三极管,收音机,无线电台,特区广播电台的大功率电台系统,车载电台,都是这里出品,性能世界一流。为什么到“步话机”这里就卡壳了?真要是从零开始,戈辉也就不说什么了,关键是戈辉提供了技术框架,他们要做的是填充细节。这么长时间,连样机都没整出来,戈辉不理解。
李隆基告诉他:“1是信号不稳定,断断续续,无法做到稳定通话。2是无法做到太小,也就不能手持,当然,再给他一年的时间,应该能搞定。”
“我找来德国西门子公司和你们合作研发呢?”戈辉问道:“用这个技术和德国人换技术,技术共享,互相学习,提高我们的技术储备。”
李隆基皱眉,自己的能力被质疑了。但这确实是自己的失误,分给“步话机”的人太少了,应该增加研发力量才对。
“把我们的技术和德国人分享,这样好吗?再给我们一年时间,我们肯定能做好,我们有这个信心。”坐在旁边的李文钦忍不住说道:“我把研究飞机电台和坦克电台的人撤回来,最迟年末,肯定给你搞出来。”
“你们也不要有压力,我也不是怀疑你们的研发实力。”戈辉笑了,说道:“这不是什么高深的技术,只不过德国人还没有想到罢了,看到我们的,他们很快也能自己搞出来。”
戈辉说干就干,他也不在乎李隆基和李文钦怎么想,直接去了朝阳陆军讲武堂,找施利芬等一众德国教官开会。
戈辉把步话机的功能简单讲了一遍。让他们想象一下,单兵或者战术小队装备了步话机,相互之间能随时联系,在作战中的作用有多大。
一众专门研究战争规律的德国教官,立即明白了这个“步话机”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
施利芬直接问:“什么条件?”以他们与禁卫军的关系,到了这个时候,用不着说拐弯抹角的话。
戈辉也干脆:“我们愿意和德国共享技术,西门子公司和朝阳无线电厂达成长期合作协议,技术共享,双方在合作期间,可以无偿学习对方的技术,就像之前的技术合作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