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 第246章 杨素破叛平并州 炀帝兴役迁洛阳

第246章 杨素破叛平并州 炀帝兴役迁洛阳(1/2)

目录

却说前线的战况传达到隋廷,炀帝急召杨素商议。

这杨素乃是隋朝老将,最善用兵。

“爱卿以为此事当如何处置?”

炀帝眉头紧锁地问道。

杨素捋着胡须,不慌不忙地说:“陛下勿忧。老臣愿往。”

“哦?”

炀帝眼前一亮,“老将军有何妙计?”

杨素微微一笑:“兵贵神速。

老臣只需轻骑五千,定能破敌。”

当夜,杨素率军悄然出发。

月光下,这支轻骑如鬼魅般疾驰。

行至河滨,杨素下令停下。

“将军,前方就是敌境了。”

副将低声提醒。

杨素眯起眼睛:“传令下去,征集商船。”

士兵们迅速行动,不多时便收得商船数百艘。

他们将草席铺在船上,士兵们藏在草席之下。

“记住,不许出声!”

杨素低声喝道。

天色微明时,这支奇兵已渡过河去。

纥单贵还在酣睡,忽听帐外喊杀震天。

“怎么回事?”

他慌忙起身。

“报!

隋军...隋军杀进来了!”

亲兵跌跌撞撞地冲进来。

纥单贵大惊失色,连铠甲都来不及穿,跳上马就逃。

主将一逃,士兵们更是溃不成军。

杨素站在城头,望着逃散的敌军,冷笑道:“乌合之众。”

蒲州城内的王聃见大势已去,只得开城投降。

杨素入城后,立即安抚百姓。

“将军神威!”

部将们纷纷称赞。

杨素摆摆手:“速速上书报捷。”

不久,炀帝诏书到来,加封杨素为并州道行军总管,命他继续讨伐杨谅。

消息传到杨谅耳中,他拍案而起:“杨素老儿竟敢来犯!”

幕僚劝道:“王爷,杨素用兵如神,不可轻敌啊。”

杨谅冷哼一声:“本王亲自去会会他!”

转身对左右道:“豆卢毓、朱涛,你们留守此地。”

“王爷放心。”

二人齐声应道。

萧毓是杨谅王妃的哥哥。

当初杨谅准备起兵造反,萧毓曾劝阻过他,可杨谅根本不听。

萧毓私下对弟弟萧懿叹道:“我若独自策马回朝,或许能保命。

可这算什么事?

只顾自己,不顾国家?

还是先静观其变吧。”

后来,他被派留守并州。

一进城,他就召来将军赵涛商议。

“汉王造反,必败无疑!”

萧毓沉声道,“咱们岂能坐以待毙,辜负朝廷?

不如合兵拒他入城!”

赵涛闻言,脸色大变:“王爷将重任托付你我,岂能背叛?”

说完,袖子一甩,转身就走。

萧毓盯着赵涛的背影,眼中杀意骤起。

他当即率人追上去,二话不说,拔刀就砍。

赵涛当场毙命。

随后,他又从牢里放出大将皇甫诞,与他商议对策。

二人联合开府仪同三司宿勤武等人,紧闭城门,准备死守。

萧毓这一手,看似大义灭亲。

可说到底,他也不过是个投机者。

然而,他们的部署还没完成,消息已经传到了杨谅耳中。

杨谅大怒,立刻率军回城。

西门守军见主子回来,二话不说,直接开门放行。

萧毓和皇甫诞,就这么被乱军砍死在了城中。

这天,杨谅派手下大将余公理率领数万兵马,从太行山直奔河内郡而来。

“将军,前面就是河阴城了。”

探子来报。

余公理捋着胡子笑道:“区区河阴,不足为虑。

传令下去,全军加速前进!”

此时,隋军总管史祥正在河阴城上巡视。

望着远处扬起的尘土,他转身对副将说:“余公理这人我了解。

他性子急躁,又仗着人多势众,必定轻敌。

咱们给他来个将计就计。”

副将疑惑道:“将军有何妙计?”

史祥微微一笑:“你带人在南岸大张旗鼓准备渡河,吸引他们的注意。

我亲自带精锐从下游夜渡,给他们来个出其不意。”

当夜,余公理果然中计。

他正指挥大军在南岸严阵以待,忽然背后杀声震天。

“怎么回事?”

余公理大惊失色。

“报!

隋军从侧翼杀过来了!”

只见火光中,史祥一马当先冲入敌阵。

余公理的部队顿时乱作一团,前有渡河之敌,后有奇兵突袭。

“快撤!快撤!”

余公理顾不得其他,带着亲兵掉头就跑。

这一仗下来,他的军队折损过半。

消息传到白马津,杨谅的另一路大将綦良正在攻打黎州。

听说余公理大败,他的脸色顿时煞白。

“史祥的部队正朝这边来?”

綦良手中的茶杯“啪”地掉在地上。

“将军,咱们...是不是该避其锋芒?”

副将小心翼翼地问。

“撤!

立即撤退!”

綦良连滚带爬地上了马,连营帐都来不及收拾。

就这样,隋军兵不血刃就解了黎州之围。

唯独代州城还处在叛军乔钟葵的包围中。

守将李景带领军民顽强抵抗,双方你来我往,已经僵持了一个多月。

朔州刺史杨义臣奉旨驰援代州,率军行至西陉关时,探马来报:“乔钟葵调转兵马,正朝我军杀来!”

杨义臣勒住马缰,眉头紧锁。

他环顾四周,麾下不过数千人,如何抵挡敌军数万之众?

“大人,敌众我寡,强攻必败啊!”

副将忧心忡忡道。

杨义臣沉吟片刻,忽而眼中精光一闪:“传令,尽取军中牛驴,再选数百壮士,每人备战鼓一面!”

众人面面相觑,不明其意,但军令如山,只得照办。

天色渐暗,乔钟葵大军已至,两军遥遥对峙。

杨义臣一声令下,先锋部队佯装冲锋,刚一交战,便故作不敌,且战且退。

钟葵冷笑:“杨义臣不过如此,全军压上!”

就在此时,山谷间陡然响起震天鼓声,尘土飞扬,似有千军万马奔袭而来。

钟葵军士大骇,纷纷驻足张望:“不好!中埋伏了!”

夜色昏暗,哪里辨得清虚实?

杨义臣趁机挥军反击,钟葵军心大乱,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代州之围,就此解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