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嫁接(2/2)
“你倒打听的清楚。“余巧巧哈着白气搓手,“王寡妇家的沙枣林。“
话未说完,带着体温的狐裘兜头罩下。韩清越将灯笼塞进她手里,蓝眼睛在月光下泛着银辉:“西域男儿火气旺,用不着这个。“他大步流星往前走,哼起异域小调,调子惊飞了草垛里打盹的麻雀。
元宝扒着窗缝瞧两人身影没入夜色,转头见晏陌迟还在慢条斯理擦剑。少年急得扯他衣袖:“迟哥你倒是说句话!“
剑锋掠过烛火寒光凛凛,映出晏陌迟眉间朱砂痣:“卯时三刻,张家频果园。“他忽然收剑入鞘,惊得炕头打盹的狸花猫炸了毛。
康婶收拾碗筷的动静混着更梆声传来,元宝盯着案上半碗冷粥,突然福至心灵:“你要夜探果园?“他兴奋地蹿下炕找棉靴:“带我带我!“
“守好粮仓。“晏陌迟弹指熄灭油灯,黑影掠过房梁时带起一阵冷风。元宝抱着猫滚进被窝,听见后院传来韩清越带来的西域马打响鼻的声音。
月光漫过晒药架,狸花猫碧绿瞳孔忽明忽暗。粮仓草垛里,韩清越的牛皮行囊微微敞开,露出半截刻着狼首图腾的弯刀。
……
元宝攥着抹布在炕桌上狠命擦拭,粗布摩擦声刺得人耳根发麻。窗外槐树影斜斜落在晏陌迟书案上,将那本《农政全书》封面划出道明暗交界线。
“我瞧不起先生今日的做派!“小孩突然摔了抹布,麻布巾子“啪“地拍在腌菜坛子上。晏陌迟执笔的手顿了顿,狼毫在账本洇开团墨渍。
“缘由?“他头也不抬,就着烛火翻过一页。
元宝赤脚踩上炕沿,粗布裤腿沾着泥点子:“那蓝眼珠的西域佬分明对巧巧姐存了歪心思!“话音未落,晏陌迟手中笔杆“咔“地折断,半截朱砂笔头滚到鸡翅木笔架下。
“黄口小儿懂什么。“他蘸着残墨继续勾画,宣纸上“韩清越“三字被重重圈起。元宝瞧见那墨痕透了三层纸背,捂着嘴偷乐。
“我爹当年追我娘,眼珠子就跟黏在糖糕上的苍蝇似的!“小孩掰着手指头数,“二旺他爹挑水经过王家婶子门前,总要捎带唱两句山歌。“忽然瞥见晏陌迟耳尖泛红,顿时拍着炕桌大笑:“先生此刻就像我娘腌的酸黄瓜!“
晏陌迟撂下账本站起身,靛青长衫带翻砚台。元宝眼疾手快接住松烟墨,歪头道:“先生敢不敢同我打个赌?“
窗外传来康婶喂鸡的吆喝声,混着韩清越教余巧巧说西域话的轻笑。晏陌迟盯着窗纸上两道剪影,指节捏得发白:“说。“
“巧巧姐看韩大哥的眼神——“元宝故意拖长调子,“可不像我娘瞅我爹时那般黏糊。“他蹦下土炕,布鞋踢到墙角陶罐,“倒是先生每回见巧巧姐采药归来,眼珠子都快粘人家荆钗上了。“
晏陌迟猛然转身,腰间玉佩撞在榆木柜角。柜顶青瓷药罐晃了晃,洒落几片晒干的萤骨花瓣——正是余巧巧上月为他寻来的。
“她应承过绝不嫁人。“这话说得底气不足,连檐下麻雀都扑棱着翅膀飞走了。元宝踮脚从梁上取下包桂花糖,含混道:“那西域佬说要带巧巧姐去看火焰山的葡萄沟。“
“啪!“
晏陌迟手中茶盏裂了道细纹。元宝瞅着茶水在粗木桌上蜿蜒成溪,忽然正经起来:“先生可知韩家在西域有千亩果园?巧巧姐最爱侍弄庄稼,前日还跟他讨教嫁接之术呢。“
暮色漫进窗棂,将晏陌迟的影子拉得老长。他想起昨日路过菜畦,余巧巧蹲在陇间与韩清越头碰头研究秧苗,鬓角沾的泥点都透着欢欣。
“康奶奶今早还念叨。“元宝学起老太太的腔调,“晏郎君在我们家白吃白住整一年,总该给巧丫头个名分。“他忽然压低声音,“可巧巧姐当时正在揉面,面团摔得案板砰砰响。“
晏陌迟眼前浮现余巧巧系着碎花围裙的模样。那日她捧着新蒸的槐花糕来找他,指尖还沾着面粉,却在他提及婚嫁时转身就去喂猪了。
“要我说。“元宝吐出桂花糖纸,“先生就像村头王铁匠打的锄头——看着光亮,实则不趁手!“他掰着糖块分析,“韩大哥会讲西域故事,会教嫁接术,昨日还给巧巧姐带了包胡麻种子。“
檐下突然传来康婶的惊呼。两人转头望去,余巧巧正踮脚摘槐花,韩清越扶着木梯仰头笑。夕阳给那对碧眼镀了层金,照得他手中银铃铛闪闪发亮。
晏陌迟喉结滚动,袖中手指无意识摩挲着余巧巧缝补过的袖口。那日她穿针引线时说“破了就扔“,却还是就着油灯熬了半宿。
“先生瞧见没?“元宝扯他衣袖,“韩大哥腰间别着的新荷包,绣的可是火焰山纹样!“小孩突然叹气,“我若是再年长十岁。“
“闭嘴!“
晏陌迟拂袖欲走,却被元宝拽住衣摆。小孩眼睛亮晶晶的:“上个月巧巧姐冒雨进山采药,摔得满身泥回来,先生气得三天没跟她说话——其实那夜您偷偷给她熬姜汤了对不对?“
暮色渐浓,灶间飘来烙饼香。晏陌迟望着窗外说笑的两人,忽然抓起斗笠:“我去接她。“
“接谁?“元宝扒着门框追问。
晏陌迟脚步一顿,斗笠蓑衣在晚风中扬起:“接。接槐花。“说罢疾步没入暮色,留下元宝拍着门板大笑:“接槐花要带鱼篓做甚?先生分明是去截人的!“
村道上,韩清越正指着晚霞说西域传说。余巧巧挎着竹篮听得入神,忽见晏陌迟拎着条活蹦乱跳的鲈鱼挡在道中。水珠顺着草绳滴落,在黄土路上砸出个小坑。
“晏郎君这是?“韩清越碧眼里漾着笑。晏陌迟将鱼塞进余巧巧怀里,冷着脸道:“元宝说想吃鱼汤。“
余巧巧瞅着扑腾的鲈鱼,又望望晏陌迟紧绷的下颌线,忽然“噗嗤“笑出声。晚风卷着槐花香掠过三人衣角,惊起稻田里一片蛙鸣。
月光泼在晒谷场上,晏陌迟踩着碎银似的霜色疾行。
胸膛里仿佛揣着团野火,烧得他指尖发颤。这种陌生的焦灼感,推着他穿过篱笆墙,惊飞了草垛里打盹的芦花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