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关键时候或许有用(1/2)
刘凯的目光扫过茶室,当看到徐天时,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变成了轻蔑的冷笑。
“哟,这不是那个瞎子外卖员吗?”刘凯讥讽道,“怎么,现在改行做古玩生意了?”
徐天面无表情地看着他,心中却在思考这个巧合背后的意味。
马老眉头紧皱:“刘少,这位是我请来的鉴定师。”
“鉴定师?”刘凯哈哈大笑,“马老,您不会是被骗了吧?这小子前几天还在送外卖,眼睛都瞎了,能鉴定什么?”
陈志华看不下去了,刚要开口,却被徐天伸手制止。
“刘少是吧?”徐天平静地说道,“看来您对我很了解啊。”
“当然了解,毕竟…”刘凯话说到一半,突然住口,眼中闪过一丝警惕。
徐天心中冷笑,这家伙差点说漏嘴了。
马老察觉到气氛不对,连忙打圆场:“既然大家都到了,不如我们一起看看货?”
刘凯收起嬉笑的表情,恢复了商人的模样:“也好,正好让这位'鉴定师'开开眼界。”
他打了个手势,身后的保镖搬来了一个大箱子。
箱子打开,里面是用锦缎包裹的几件文物。
第一件是一个青釉瓷瓶,造型古朴,釉色深沉。
“宋代汝窑青瓷,传世仅存几十件。”刘凯介绍道,“这件品相完好,价值至少五百万。”
徐天神眼一扫:赝品,现代仿制,成本不超过五千元。
第二件是一幅字画,展开后是一幅山水画。
“宋代米芾真迹,《江山秋色图》。”刘凯得意地说,“专家估价三百万。”
神眼显示:赝品,民国时期仿制,价值约十万元。
第三件是一个玉璧,温润如羊脂。
“汉代和田玉璧,皇室用品。”刘凯说道,“价值二百万。”
依然是赝品,现代机器雕刻,成本几百元。
徐天心中暗笑,这刘凯还真是个骗子,拿着一堆假货就想坑马老一千万。
“怎么样,徐师傅?”马老询问道,显然也想听听徐天的意见。
徐天正要开口,刘凯却抢先说道:“马老,这些都是我花了大价钱从海外收回来的真品,绝对没问题。而且我已经找过专家鉴定了。”
说着,他拿出几张鉴定证书。
徐天扫了一眼,这些证书制作得还挺像样,但在神眼面前,上面的作假痕迹一览无余。
“既然刘少这么有信心,不如让我们的鉴定师也看看?”马老提议道。
刘凯脸色微变,但又不好直接拒绝:“当然可以,不过我希望这位'师傅'别乱说话。”
威胁的意味很明显。
徐天站起身,缓缓走到那些文物前。
“这个青釉瓶…”他伸手轻抚瓶身,“手感不对。”
“什么不对?”刘凯强装镇定。
“真正的宋代汝窑,胎质细腻,釉面有细小的开片。”徐天指着瓶身说道,“但这个瓶子的釉面太光滑了,而且胎体偏重,明显是现代仿制品。”
刘凯脸色一沉:“你胡说什么?这是专家鉴定过的真品!”
徐天没理会他的抗议,继续看向那幅字画。
“这幅《江山秋色图》,笔墨确实不错,但可惜…”他摇摇头,“米芾的字有个特点,就是'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但这幅画的笔法太过谨慎,缺少米芾的那种洒脱劲儿。”
“而且,”徐天指着画的一角,“这里有个印章,是'米元章印'。但米芾晚年很少用这个印,多用'米芾'二字印。这个细节,仿制者显然没注意到。”
马老听得频频点头,显然徐天说的很有道理。
刘凯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最后,徐天拿起那块玉璧:“这块玉的材质确实不错,但工艺…”他苦笑着摇头,“汉代的玉器工艺古朴,刀法有力。但这块玉璧的纹路太过精细,明显是现代机器雕刻的。”
“而且,汉代玉璧的孔都是手工钻的,会有细微的不规整。但这个孔却是完美的圆形,一看就是现代工艺。”
马老的脸色已经完全冷了下来。
“刘少,这就是您说的海外回流文物?”他的声音中带着怒意。
刘凯额头开始冒汗:“马老,您别听这个瞎子胡说!他懂什么?”
“他懂不懂,我心里有数。”马老站起身,“刘少,请您把东西收走吧。”
“马老!”刘凯急了,“这些真的是真品!那些鉴定证书…”
“鉴定证书也是假的。”徐天淡淡地说道,“上面的钢印深浅不一,纸张也不对。真正的鉴定机构不会用这种劣质纸张。”
刘凯彻底慌了,眼神开始变得凶狠:“小子,你别多管闲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