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大唐兕子:我的六个神豪小囊君! > 第361章 老岭参园启参人

第361章 老岭参园启参人(1/2)

目录

然而,杜老灶已然嘎嘎乐出了声,那笑声浑厚得跟老山钟似的,震得桌上茶盏里的水纹都直打颤悠:“使得!太使得咧!只要俺家大孙儿乐意跟俺这老骨头钻山沟子,拜过老把头山神爷,这满山沟子吸溜天地灵气长起来的草木精怪,你相中哪疙瘩的,咱就薅哪疙瘩的!”他枯瘦的指头随意那么一划拉,竟带起一股子微弱却贼拉硬气的小旋风儿。

这下,连素来四平八稳的老爹也坐不住了,眉头拧成了大疙瘩:“大哥!你…你这也忒惯孩子了!咱家这些参娃子,那跟天生地养的野山参宝也差不离了!这要是让这小子懵登登地挑中了园子里那根基深、灵气直冒烟的尖儿货,五千上品灵石是它,一万也打不住!他要是随手塞给八竿子打不着的外人,那不纯纯是糟践天物吗?”

“五千?一万?”这数儿跟大锤似的,“咣当”一下砸在兕子心尖尖上。

这些日子她的小耳朵可没闲着,这地界的灵石金贵着呢,哪是大唐那铜板子能比的?

小脸儿“唰”地就白了,小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不…不!俺不要恁金贵的……”她的大脑瓜里又闪过那株被自己当“普通草药”的,囫囵个吞掉的,野山参宝。

搁这儿,那得是啥样的“镇山老宝”啊?一丝凉飕飕的后怕混着愧疚,顺着小脊梁骨就往上爬,“……但……”兕子那双清亮亮的大眼睛里,透着一股子药童才有的轴劲儿,“品相…品相总归得是顶好的。”他得找一株顶好的参,不单是为了那事儿,心里头,也像有个小钩子钩着,想补上点啥。

大人们心里门儿清。老娘嘴唇翕动,还想再叨叨几句。

杜老灶却猛地沉下声,那股子坐镇老林子五十八冬夏养出来的、说一不二的威压“腾”地就起来了:“俺杜老灶送自家小孙女一株参娃子,她是拿去喂了街边要饭花子,还是供了土地庙的小泥胎,那都随小娃娃乐意!旁人,把嘴给我闭严实喽!”

兕子小胸脯里那口气儿这才悄悄吐出来,暗自念佛,可一想到那株被她“祸祸”了的参宝,心尖尖又像被小针扎了一下,丝丝拉拉地疼。

这位杜老灶老道爷,在老岭深处这林家参园子里苦熬了五十八载寒暑,啥凶险没闯过?啥孤寂没嚼过?早把自个儿炼成了这方天地最硬的脊梁骨、最重的山神令!

在这老宅子里头,杜老灶就是“老天爷”。老娘那泼辣劲儿再冲,到了杜老灶跟前,也跟那孙猴子蹦跶到如来佛手心一样,咋扑腾也翻不出五指山去。兕子就是门儿清这一点,才敢壮着小胆子讨要灵参。

兕子装出一副欢实样儿,小短腿一蹬,“噌”地蹦起来,小兔子似的颠儿去洗漱。

身后头,爹娘压得低低的、急火火的埋怨声浪清清楚楚地拍过来:“爸,您太惯孩子了!”“惯子如杀子啊!爹。”

“谁家自个儿的骨血不稀罕?”杜老灶的声儿还是四平八稳,带着看透世情的了然,“依俺看,这要丫要参准有正用。俺就敢拍胸脯子说,他是想孝敬他传道授业的师父!”话说得嘎嘣脆,贼拉笃定。

猫在廊柱后头的兕子,小嘴角偷偷往上翘起个小弯儿,小手指头却不自觉地摸了摸胸前——那个曾经贴身揣着野山参宝的地儿,如今空落落的,就剩下一道看不见摸不着的“时空疤瘌”。

紧跟着,就听见杜老灶和老爹出门的脚步声。

老爹要开动那稀罕的“铁甲车”法器,送杜老灶回参园山脚。这二十八年来,除了万家灯火的除夕守岁夜,杜老灶老道爷几乎是天天守着参园子,跟参娃娃们一块儿睡。

参园深处,就两间用山泥巴夯出来的小趴趴屋。屋里头,那是真叫一个“绝”,传信的灵犀符阵?没有!使唤法器的灵力源头?想都甭想!

杜老灶活得就跟那古早的老山修似的,一人守着泥屋子,隔七天才能下山一趟,背回够山里清修七天的灵米灵泉。

这跟苦行僧差不离的日子,他硬是熬了整整五十八冬夏,常自个儿打趣说自个儿是“山魈子”、“钻山洞的古修”。

天还黑得跟锅底灰似的,启明星就搁天边边上眨巴眼。兕子已经跟着爹娘上路了。

老爹开着那“铁甲车”,里头不光塞着他们仨,还堆满了煮灵食的好料,外加几个临时雇来帮忙的“抬参老把式”。

铁甲车“突突”叫着窜出城,顺着那七扭八歪的山道爬了约莫半个时辰,猛地一拐,钻进一条更僻静、灵气也渐渐厚实起来的小岔道。

又颠簸了差不多一炷香的功夫,前头彻底没道了,大伙儿只能下车,手脚并用,在那些个呲牙咧嘴的怪石头和盘根错节的老藤条里吭哧吭哧爬了小半个时辰,总算摸到了窝在群山怀抱里的林家参园。

这会儿,一轮红日正卯足了劲儿,想从那远山的肩膀头上拱出来,头一道金光“哗啦”就泼洒下来。

山坳坳里,灵气凝成的薄雾像流动的轻纱,被晨风这小手儿推着,袅袅娜娜,飘忽不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