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大乔母子在乱世中安身立命的法则(1/2)
连素未谋面的外人都能看透孙策的结局,大乔又怎会看不清自己与儿子的处境?
这些年在孙家,大乔并非只知埋头操持家务、伺候婆婆、管教儿女。大乔心里活得透亮,无论孙权在外征战,还是有何政令调度,大乔母子绝不会生有半分异心。
这,才是她们母子在乱世中安身立命的道理。
大乔是个坚定且聪慧的女子。这份淡然处之的心性,或许源于她的本性使然,也或许是受婆婆吴太夫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吴太夫人极擅处理后宅事务,对待几个儿媳,始终给予母亲般的温暖与爱护,既不厚此薄彼,也从不刻意刁难。吴太夫人一心盼着,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孙家的孙辈们和和睦睦,亲如一家。
前两年,吴太夫人身体每况愈下,病痛缠身。幸而神医华佗来到江东,经他悉心医治,吴太夫人的身体才逐渐好转,精神也日益矍铄。
平日里,吴太夫人总对外人说自己年老体弱,不再过问家事,将大小事务都交给能干的儿媳们打理。可实际上,家中桩桩件件的大事,她都了如指。几个儿媳间微妙的关系,也被她调和得恰到好处。
起初,家中只有大乔和徐妙然两位儿媳。她们先后守寡时,孩子尚在幼龄。
那段至暗岁月里,吴太夫人不仅陪伴左右,还特意请来她们的父母,坦诚相告:
“孩子们还年轻,往后日子长。是我家儿子没福气,不能耽误她们青春。这话我不能直接跟孩子们说,怕她们误会是我这个婆婆没了儿子,便容不下她们。
“我心里早把她们当亲闺女,实在不忍心看她们后半生凄苦孤寂。若她们有意再嫁,我绝不阻拦,孙儿孙女们我定会将他们好好照顾、抚养成人;若孩子还愿意留在孙家,放心,这里便永远是她们的家,她们说话管事永远有分量,没人敢轻慢。”
正因吴太夫人提前将话说明白,大乔和徐妙然虽然青春年华里失去丈夫,看似已经丢了终身的依靠,但实际上,她们只要一天不离开孙家,她们只要与孙家共进退,孙家就永远有她们的立足之地。
后来孙权娶了袁夫人,吴太夫人对袁绮绮这个儿媳的喜爱更是溢于言表,逢人便夸她性格沉稳、做事周全。
出人意料的是,大乔和徐妙然对此不仅没有丝毫醋意,反而真心接纳。
吴太夫人和孙权还将孙家的管家大权交给袁夫人,大乔和徐妙然不仅没有怨言,更是常常支持。
这固然得益于袁绮绮平日里的用心经营,她在日常与大乔、徐妙然互相关心,节庆里给足体面,对待侄儿侄女辈也一视同仁,多多照顾。
吴太夫人作为婆婆,她在期间的处理艺术也是很妙的。
每当二儿媳袁绮儿忙于管家事务,吴太夫人便让大乔来照顾自己。名义上是让大乔帮忙照料、伺候汤药,实则是担心大乔失落,特意借机会谈心解闷,陪伴大乔,开解大乔。
而徐妙然性格爽朗,喜好舞刀弄剑,吴太夫人便做主让她掌管孙翊的旧部兵马,如此在关键时刻才有徐妙然守城护家、平定匪患的巾帼风采,让她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