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你又伤了靳敏(1/2)
孙全德很不喜欢沈穗。
体委这边与牡丹服装厂敲定了合作。
大领导亲自操刀此事。
他虽然没被批评,但办事不力,在黎主任这里也是反向挂了号的。
这些可不都要怪沈穗?
甚至于后续的一些合同对接,都不用自己出面了。
黎主任直接交给了其他人去办。
当然,他是宣传司,也的确不适合做这些事。
但自己来到体委做的第一件大事就这么被踢出局。
孙全德的心情不要太糟糕。
偏生因为敲定了相关合作事宜,最近耿为光还留在首都,要为运动员们量身定制运动服。
孙全德没少在体委看到他。
笑什么笑?
你很得意吗?
心里头把耿为光问候了几十遍,孙全德脸上挂着笑。
“耿厂长亲自过问这事,厂里那边不忙吗?”
耿为光笑呵呵道:“再忙也忙不过奥运代表团的大事。”
孙全德:“……”你特么跟沈穗有一腿吧?
怎么两人说话都这个调调。
这俩人没私情他跟耿为光姓。
“怎么没见沈穗同志?”
耿为光觉得这人屁话真多。
你明明看见我跟看见仇人似的,还跟我说这些作甚?
但他还是耐着性子回答。
“沈穗有别的事情要忙。”
“这样啊,看来你们是做了分工。”
耿为光觉得也算是吧。
需要谈判的时候沈穗上,她在处理这些事情上明显比自己更为擅长,而且又会借势。
至于一些细碎的事,耿为光来处理就行了。
沈穗在忙什么,其实耿为光也不知道。
问这么多干什么,需要她的时候能出现就行,别的不需要多问。
其实沈穗在忙的事,和服装厂还真有关系。
上海那边,赖常清给沈穗来了个电话。
更细致的说了些上海那边的情况,其中不乏国外厂商在华投资建厂的事。
上海有其独特的政策模式。
三来一补嘛。
来料加工、来件加工、来样装配。
补就是补偿贸易。
比如上海汽车装配厂现在就是来样装配。
毕竟国产化率太低了嘛。
这种政策模式主要是吸引外资。
说白了还是国内没钱。
再说现在都是国营企业,你吸引谁去呀。
外资是流动的钱,来了之后建厂招工就能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赖常清的消息让沈穗越发确定,去上海投资建厂很可行。
民营企业的发展是历史的潮流。
上海虽然不是改开排头兵,但它经济地位在那里摆着呢。
东方明珠的地标虽然还没拔地而起,但无人可撼动其地位。
那就去干吧!
沈穗没想过去山西当煤老板,她没本地资源,属于外来户,到那边搞煤矿并不容易。
而且这年头的煤矿,安全措施不怎么到位。
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出事。
她不想给自己背上人命。
在首都赚煤老板的钱也不错。
起码这钱赚的极为稳当。
但去上海投资建厂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去当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去做时代的弄潮儿。
她怎么就不能试试看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