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 阴阳清浊篇第四十(二)

阴阳清浊篇第四十(二)(1/2)

目录

这天,黄帝皱着眉头,满脸疑惑地找到岐伯,大声说道:“岐伯啊,我一直听说这阴是清的,阳是浊的,可又听说浊里面也有清,清里面也有浊。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啊?我都快被绕晕啦!这清浊到底该咋区分呢?”

岐伯哈哈一笑,说道:“黄帝呀,这气的大方向区分其实不难。一般来说呢,清爽的清气喜欢往上面跑,最后注入到肺里,就像一群喜欢高处的小飞鸟,都往肺这个‘高楼大厦’飞。而浑浊的气呢,就往暖小窝’里。

“不过呢,这胃里的气也不简单。胃里也有相对清爽的气,这些清气会往上走,从嘴巴里冒出来。就好像胃这个‘小房间’里,有些比较爱干净的‘小伙伴’,想出去透透气,就从嘴巴这个‘门’出去啦。

“那肺里呢,也有浑浊的气。这些浊气会往下走,注入到经络里,慢慢在身体深处积聚起来,就像一个小水洼,水越积越多。”

黄帝摸着下巴,想了想又问:“岐伯啊,你说这所有的阳经之气都有点浊,那有没有哪条阳经的浊气特别厉害呢?”

岐伯点点头,认真地说:“黄帝您问得好!要说这阳经里,手太阳小肠经可算是‘独受阳之浊’啦。手太阳小肠经啊,就像一个‘大收纳箱’,接收了好多阳经的浊气。

“而手太阴肺经呢,那可是‘独受阴之清’,专门接收阴经的清气。这清气啊,就像一群纯洁的小精灵,跑到肺经里,然后往上走,跑到咱们的五官这些‘空窍’里,让咱们的眼睛、鼻子、嘴巴都能正常工作。

“再说说阴经,一般来说阴经之气都比较清,可足太阴脾经有点特别,它‘独受其浊’。就好像在一群安静的小伙伴里,脾经这个‘小伙伴’接收了一些比较特殊的东西。”

黄帝紧接着问:“岐伯啊,那知道了这些清浊情况,要是身体出问题了,该怎么治疗呢?”

岐伯笑着说:“黄帝呀,这治疗方法和这气的清浊特性有关呢。你想啊,清气比较‘滑溜’,就像小泥鳅一样,在身体里跑得可快啦;而浊气呢,比较‘黏糊’,像胶水一样,走得就慢。这就是气的正常特点。

“所以啊,在针灸治疗的时候,如果要针刺阴经,因为阴经里的气相对浊一些,针刺得深一点,然后留针时间长一点。这就好比要在一个比较‘黏糊’的地方找东西,得深入一点,多花点时间才能把问题解决。

“要是针刺阳经呢,因为阳经里的气比较清、比较滑,那就针刺得浅一点,而且进针快、出针也快。就好像抓小泥鳅,动作得快,浅尝辄止,不然它就跑啦。

“要是身体里清气和浊气捣乱,混在一起了,那就得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针刺的次数和手法,把它们重新梳理顺畅,让身体恢复正常。”

黄帝眼睛一亮,说道:“岐伯啊,你说得倒是挺明白,可这具体涉及到哪些穴位呢?你给我详细讲讲这些穴位都在哪,有啥作用呗,最好说得有趣点,我好记。”

岐伯说:“先说说手太阳小肠经。这手太阳小肠经上有个穴位叫少泽穴,就在小拇指外侧指甲角旁0.1寸的地方。这少泽穴啊,就像小肠经的一个‘小入口’,很多浊气从这儿开始进入小肠经。它对治疗乳腺炎、乳汁少这些问题可有帮助啦,就像一个‘乳汁调节小开关’。

“还有后溪穴,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后溪穴就像小肠经的一个‘能量中转站’,它能把从小肠经来的气进行调整和分配。经常用电脑的人,容易脖子、肩膀疼,按按后溪穴,能缓解不少呢,就像给劳累的身体来个‘按摩放松’。

“肩贞穴也在小肠经上,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这个穴位就像小肠经在肩膀附近的一个‘小仓库’,能储存和调节气血。肩膀要是酸痛、抬不起来,刺激刺激肩贞穴,说不定就能让肩膀舒服点,像给生锈的肩膀上了点润滑油。”

“再说说手太阴肺经。中府穴,在胸前壁外上方,云门穴下1寸,平第1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中府穴可是肺经的一个‘大前门’,外界的清气好多从这儿进来。它对治疗咳嗽、气喘这些肺部问题效果不错,就像给肺这个‘大风扇’做保养,让它能顺畅运转。

“太渊穴在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太渊穴就像肺经的一个‘能量分配站’,把进来的清气分配到身体各处。要是感觉呼吸不顺畅,按按太渊穴,能让呼吸舒服点,就像给呼吸加了点‘动力剂’。

“列缺穴在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拇短伸肌腱和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这个穴位可神奇啦,对头痛、项强、咳嗽这些症状都有效果。就像一个‘多功能小卫士’,守护着咱们的头部、颈部和肺部。”

“接着说足太阴脾经。隐白穴在大脚趾内侧,趾甲角旁0.1寸。隐白穴就像脾经的‘小起点’,很多浊气从这儿进入脾经。它对治疗月经过多、便血这些问题有帮助,就像一个‘止血小能手’。

“太白穴在跖区,第1跖趾关节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太白穴就像脾经的一个‘能量加工厂’,能把进来的气进行加工处理。要是脾胃不好,消化不良,按按太白穴,能帮助脾胃更好地工作,就像给脾胃这个‘大厨’打打气。

“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三阴交穴可是个‘明星穴位’,对妇科疾病、脾胃虚弱、失眠这些问题都有效果。就像一个‘万能小天使’,照顾着咱们身体的好多方面。”

黄帝听完,又问道:“岐伯啊,你说了这么多穴位,那针刺这些穴位的时候,具体该咋操作呢?有没有啥要注意的地方?”

岐伯回答道:“黄帝呀,针刺穴位可不是个小事儿,得特别小心。先说少泽穴,针刺的时候,一般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就像给这个‘小入口’稍微通一通,让里面的浊气能排出去一点。不过要注意,点刺的时候手法要轻,别太用力,不然会疼得跳起来。

“后溪穴针刺的时候,直刺0.5-1寸。进针的时候要慢慢的,感觉手下有得气的感觉,就是有点酸酸胀胀麻麻的,那就对啦。留针的时候可以适当活动活动手腕,让气血更顺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