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有证据就是去了?(1/2)
时间倒回到几天前。
在欧洲,寒风凛冽、白雪覆盖屋顶的冬日里,阿拉伯的沙漠依旧炽热如炉,烈日当空,火药的气味仍在空气中弥漫。
这一切的起因,是奥斯曼帝国企图彻底掌控阿拉伯半岛内陆,并顺势夺取那沉睡于地下的“黑色黄金”,而这也引发了与仍在顽强抵抗他们的阿拉伯人之间的战火。
“开火!”
“砰!轰隆!!”
随着命令下达,震耳欲聋的炮声随之响起,奥斯曼军的炮弹划破沙漠长空,朝着数公里外的目标飞射而去。
奥斯曼军仿佛要将整片沙漠燃烧殆尽似的倾泻着炮火,但他们很快便紧锁眉头,咬牙切齿。
“真主至大!”
“突厥佬给我去死吧!”
随着火药点燃的火焰熄灭,漫天的尘沙与烟雾还未散去,耳边已响起那早已听腻却从未消失的喊杀声。阿拉伯人仿佛早已预料到奥斯曼的轰炸一般,在硝烟中毫发无伤地高声怒吼着。
“阿拉伯人来了!”
“机枪,快!机枪!”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奥斯曼军亦不甘示弱,早已预备好的他们迅速还击。
随着阿拉伯人发起冲锋,奥斯曼军的战壕中响起密集而尖锐的机枪声,子弹如骤雨般倾泻而出,仿佛要将整个前线撕碎。
换作寻常军队,早已在这般火力下全军覆没也不为过。
“呼——”
“前方有迫击炮!”
“躲避!!”
轰隆!!
然而,阿拉伯人却从容不迫,竟在机枪射程之外,使用迫击炮对奥斯曼军进行反击,仿佛在嘲弄他们的徒劳。
这本不该发生。
因为阿拉伯人使用的迫击炮,根本不是那种类似火箭弹或英国“利文斯投射器(LivensProjector)”之类的简陋武器,而是正规军才拥有的现代化迫击炮。
对这些本该连像样技术都没有的沙漠游牧民而言,这种装备简直不可思议。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更令人惊愕的是,阿拉伯人不止拥有迫击炮,还有冲锋枪、BAR自动步枪、火焰喷射器,甚至为了对抗坦克的集束手雷与地雷,以及对付奥斯曼空军的防空炮等,这些来历不明的重型火器,让他们几乎武装到了牙齿,死死纠缠住了想要挺进阿拉伯内陆的奥斯曼军。
奥斯曼帝国原本打算凭借人力和火力优势,横扫这片全是沙子的荒漠,歼灭四处游击的阿拉伯人,如今却连连受挫。
即便向宗主国德意志帝国讨来更多武器,并在战场上投入大量受到优待、用以牵制阿拉伯人的库尔德族雇佣兵,依然无法压制阿拉伯人的反抗。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司令官阁下。我们必须找出那些阿拉伯人武器的来源,并予以切断,否则这种局面将永无止境。”
“这还用你说?可问题是,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们的武器是从哪来的啊。”
因此,不仅奥斯曼政府焦头烂额,率领讨伐军的旧日名将穆斯塔法·伊斯麦特帕夏,如今的伊斯麦特·伊诺努也几乎快要疯了。
他们曾笃信这场“阿拉伯讨伐”很快便能平息。
毕竟,尽管奥斯曼军队比起列强并不强大,但对于寥寥数人的沙漠游牧民来说,也绝对是碾压级别的存在。
事实上,以利雅得酋长国、沙特家族为首的阿拉伯人,若单看兵力与武装,确实远逊于奥斯曼军,这一判断本身并没错。
可出人意料的是,沙特家族与阿拉伯人却在奥斯曼帝国一波又一波的讨伐中坚挺不倒,甚至开始扩张势力。
讨伐久拖不决,而反奥斯曼的阿拉伯势力逐渐聚拢至沙特家族麾下,伊拉克、叙利亚、约旦等地也开始出现异动。
眼看整个阿拉伯沙漠都要动荡不安,奥斯曼帝国甚至已考虑使用毒气作战。
当然,这只是想想而已,真要付诸行动,帝国上下谁也不敢动那一条红线。
只要奥斯曼帝国敢越界动用毒气,第一个跳起来怒斥的,必然是他们的“主子”德意志帝国——“你这是要给我们德国脸上抹屎吗?”
“报告,伊诺努司令官!”
“什么事?”
“刚才侦察部队返回,似乎与阿拉伯人爆发了小规模交火。”
“伤亡情况?”
“幸运的是,几乎没有伤亡。不过......我们带回了几个俘虏,其中,有美国人。”
“美......国人?”
然而,凡事皆有代价,线索终将现形。
奥斯曼帝国,终于在这一刻,握住了那条通往真相的尾巴,接近了这场“阿拉伯讨伐”背后的真正内情。
“伊斯麦特,你是说,现在在沙特家族背后,站着的是美国?”
“很不幸......是的,首相阁下。”
但这个真相,对他们而言,未免也太沉重了。
......
“我这一生经历过许多事,但像这次这样荒唐的局面,还是头一回。”
几年前,姓氏法重新制定,奥斯曼帝国首相凯末尔·卡赫拉曼图尔克(KealKahraanturk)因其功绩,被帕迪沙亲自赐予含义为“图尔克英雄”的姓氏“卡赫拉曼图尔克”。他此刻仿佛头痛欲裂般抚着额头,长叹了一口气。
美国,美国居然是幕后黑手。
谁能想到,新大陆的霸主,那个看似与奥斯曼帝国毫无关联的国家,竟会是操控沙特家族与阿拉伯人的背后主谋?
至少凯末尔完全没有料到。
“喂,伊诺努司令,美国真的是在支援那些阿拉伯人吗?”
而坐在一旁的穆罕默德五世长子、现任帕迪沙穆罕默德六世·齐亚丁(MehdZiyaedd),脸上也浮现出难以置信的表情,显然与凯末尔的感受如出一辙。
“是的,陛下。”
然而回答却仍旧如初。
“我亲自审问了那些与阿拉伯人一同被俘的美国石油公司职员,得出的结论。严格来说,不是美国政府,而是美国的石油公司在支援沙特家族。不过,说到底,那些公司也只是代行政府意志而已,本质上没差。”
当然,一开始连伊诺努也差点被蒙蔽。
那些美国人一口咬定自己不是与阿拉伯人一伙的,而是被俘的无辜人质,试图以谎言脱身。更何况伊诺努一开始根本不曾怀疑,美国竟会站在沙特家族的背后。
但当他怀着一丝疑虑持续审问时,美国人便开始言辞矛盾,漏洞百出。最终,有人扛不住压力开了口,伊诺努这才拼凑出真相。
“果然,罪魁祸首还是石油吗?”
“没错,他们之所以与我们的侦察部队接触,就是在执行一项石油勘探任务。”
“贪婪之火的燃起,正是这场灾祸的源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