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兴亡云烟事 > 四十 何须入汉关 13

四十 何须入汉关 13(1/2)

目录

两军死战不休,胜负只在瞬息之间,只看哪一处兵马先自支撑不住。

先要分出胜负的是南路战场。

燕骑虽锐不可当,郑军却也非等闲,又三倍于燕军,久战之下,燕军便有些难以抵挡。燕骑人马俱都气力难继,渐渐被郑军困于一处,难以冲出重重围堵。

战马不能驰骋,骑兵威力大减,郑军步卒便没了惧意,将燕骑围作一团,长矛四面刺出,燕卒不能遮挡,人马倒地,悲鸣长嘶之声不绝。

燕军步兵将领见败局已定,打出后退旗号,燕军步兵骤然变阵,齐向北侧突围。郑军不识燕军旗号,竟不及提防,阵型被燕军冲出豁口,颇为狼狈。亏得郑军将领见机,急调兵填补,方将燕军拦了回去。

燕骑见了旗号,也作困兽之斗,竟也骤然结阵向北突围。郑军未料到燕军变阵如此之快,猝不及防,被燕骑冲破阻隔,与步兵会合。随即燕军步骑合力再向北冲突。郑军无力阻挡,被燕军冲出重围,向北遁去。

此时南路燕军一万步骑已折损过半。陈封又惊又怒,眼见燕军已是必败,却未料到仍能军心不乱,合力突围。然南路既败,再无忧矣,大军只需抵近燕军中军,两路夹击之下,慕容不离定然无力回天。遂挥军急追,不予燕人喘息之机。

燕军中军仍有七千余兵马,得知后军兵败后退,急回身列阵,纳入败兵,与郑军接战。然郑军势大,又挟战胜之勇,燕军已再难抵挡,被郑军直撞得人仰马翻,不成阵势。

后方震动,前方燕军便即军心大乱,只片刻之间便被天枢卫、天璇卫合力冲散,只得败退入中军之中。燕军三路兵马合兵一处,也有两万之众,然此时已是散乱不堪,阵势不成,兵将不识,全不能合力守御。

郑军合围之势已成。主将纛旗高树,燕军虽败不溃,即便不能合力对敌,只三五成团各自为战,也不肯束手待毙。郑军合围剿杀,也已使出全力,只见燕军兵将倒地落马者不可胜数,却仍越战越勇,若要全歼燕军,却也非轻易可得。

忽见燕军纛旗北指,中军数千兵马齐向北冲杀,其余燕军得了号令,也一齐跟随向北冲去。陈封见了,知慕容不离要向北突围。若被他冲入天枢卫营寨,与信安兵马会合,只怕就此走了慕容不离。

陈封急遣乐晟、卫绾率骑军绕去北侧拦截。便在此时,忽遥见天枢卫后方一片混乱,两枝燕骑一左一右杀入郑军阵中,天枢卫不防,被燕骑直透垓心,搅乱阵势。

原来信安燕军久战未能攻下天枢卫壁垒,然他原有三千骑军,却远远绕开天枢卫营寨,此时恰好赶到,正接应燕军突围。

北侧郑军阵势一片混乱,不能阻挡燕军,被燕军冲出重围。燕军纛旗在前,身后跟随无数燕卒,信安燕骑护住两翼,往天枢卫营寨冲去。

郑军紧追不舍,虽砍杀无数燕卒,却终不能追及燕军中军。陈封喝令全军追杀,不得迟误,自也跟随大军身后,向天枢卫营寨追去。

哪知才赶出不远,忽听身后传来喊杀之声,后方急报,竟又有一枝燕军从后杀至。郑军追杀本不成部伍,更未提防身后,被燕军一冲即散,也不及阻拦。

这枝燕军却是霸州守军。他得知中军向北退兵,便即弃了霸州,出城跟随。然因他只三千兵马,不敢攻打郑军后军,只远远尾随。此时觑准时机,一击得手,救了燕军中军。

眼见得胜之时,前后却各有一枝兵马来援,虽兵马不多,却足以扭转战势。待到郑军稳住阵脚,重结阵追赶,燕军全军已退入天枢卫营寨。

寨中郑军守军苦战不曾失了营寨,此时已只剩两千余人。寨中主将乃是周严麾下得力将领,亲信统制,受周严之命,纵然全军尽墨,也要守住壁垒,不得后退一步。

其人果未辱命,将士死伤过半,仍将万余燕军死死阻在寨外,未能踏入营寨一步。却不想身后燕军大军冲来。

燕人虽只顾逃命,不及厮杀,然毕竟人马众多,顷刻将郑军吞没。随即冲破寨栅壁垒,与信安燕军会合,齐向北逃去。

燕军奔逃,竟于疾速奔走之间重整部伍,再结战阵。燕军剩余大约四千骑军断后,其余步军结为中军,护住主将慕容不离,向郑燕两国边境奔逃。

然逃命之际,却再顾不得兵甲辎重,将粮草兵器丢弃满地,过信安而不入,只抱头而走,狼狈之相,实是燕军前所未有。

郑军合兵追杀,直追出三十余里,然有燕骑阻拦,虽能大杀一阵,却终未能追及燕军中军。追近两国边境,天已将暮,陈封恐有差池,再者将士皆已疲累至极,遂收兵不追。

此一战,郑燕两国皆谓之霸州之战。此战燕国出兵六万,步军五万,骑军一万,战后逃回国者却只万余。其中步军一万余,骑军只剩不足两千。燕军折损四万五千余兵马,更失却军械辎重无算,元气大伤,实是燕国数十年来最大一败。

郑国出兵共计十万有奇,前后数场大战,共折损两万六千余兵马,九品以上将领死伤三十余人,可谓惨胜。

郑军虽得胜,却走了燕军主将慕容不离,也算不得全胜。然此战却也是郑国立国以来对燕最大一胜。

郑国素来视燕国为劲敌,与他国交战,纵大胜也只微功;与燕国对敌,虽小胜亦是大功。陈封凭借此战,功盖郑廷。

第四卷《雪满太行》完

卷四主要出场人物简表

袁端字宜直号淡墨尚书左仆射领中书侍郎加延和殿大学士

宋质字信言尚书右仆射领门下侍郎加集英殿大学士

崔言字默之尚书左丞加天章阁直学士

裴绪字桑鼎尚书右丞

苏淮字江川中书舍人

程直字惟清中书舍人

李谟字承烈中书舍人

曾骞字绩升中书舍人

石青字方白禁军都承宣使领龙骧军都指挥使

李允字克让凤翔军都指挥使

徐慷字毅节虎贲军都指挥使兼领虎贲军长林卫都统制使事

陈封字崇恩熊飞军都指挥使征西将军临商亭侯

卫绾字公器熊飞军近卫亲军虞侯

李二虎熊飞军近卫亲军兵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