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兵王归回 > 第1400章 家书里的坐标

第1400章 家书里的坐标(1/2)

目录

第一千四百章:家书里的坐标

一、褪色的信封

惊蛰的雨丝斜斜织进窗棂,苏瑶坐在书桌前,指尖抚过案头那叠军绿色信封。最上面的一封盖着“xx军校”的邮戳,边角被雨水洇出浅褐痕迹,李阳的字迹带着少年的生涩:“妈,宿舍的衣柜太高,您缝的平安符挂在门后了,风一吹就晃,像您在跟我招手。”

“又在看阳阳的信?”李渊端着两杯热茶走进来,军绿色的保温杯上,“八一”字样的漆皮已磨得斑驳。他把杯子放在信封旁,水汽在信纸上晕出小小的雾团,“上周视频时,这小子故意挺着腰板,其实眼底的黑眼圈骗不了人——肯定是半夜偷偷练叠被子了。”他的拇指在杯盖的螺纹处摩挲,那是苏瑶当年用锉刀磨光滑的,怕他训练时硌着手。

书桌的抽屉被轻轻拉开,露出里面的通讯录。红色塑料皮已经发脆,第一页写着“军校常用电话”,天李教员来电话,”她翻到夹着书签的那页,书签是片干制的薰衣草,是李悦从平安符里抽出来的,“说阳阳的战术考核拿了优秀,就是射击时总闭左眼——跟你当年一个毛病。”

客厅传来打印机的嗡鸣。李悦抱着张A4纸跑进来,纸上是军校的卫星地图,她用红笔圈出个小小的圆点:“这是阳阳的宿舍楼!”圆点旁边标着“30°15'N,114°21'E”,是她查了整整半小时的经纬度,“地理老师说,知道坐标就能算出距离,我们家在北纬32度,直线距离刚好五百公里。”她把地图贴在冰箱上,用磁贴压着的,还有张李阳穿着作训服的证件照,照片里的少年嘴角抿得很紧,像在憋着股劲。

二、信纸上的褶皱

李阳的第二封信来得比预想中晚。信封上贴着枚“军人优先”的邮票,背面却画着个简笔画的笑脸——是李悦教他的,说这样能让收信人先看到好心情。苏瑶拆信时,指甲不小心划破了纸边,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字迹:“爸,战术课练匍匐前进,新作训服的肘部磨破了,我照着您教的方法,用针线缝了个补丁,班长说比机器打的还结实。”

“这小子还真学会了针线活。”李渊把信凑到灯下,信纸的褶皱里沾着点草绿色的纤维,是作训服布料上的,“当年我在边境,作训服磨破了就是这么缝的,你总说我缝的补丁像块膏药,现在倒成了他的‘教材’。”他忽然想起什么,转身从衣柜深处翻出个木箱,里面的旧作训服肘部,果然有块歪歪扭扭的补丁,针脚与李阳信里描述的如出一辙。

厨房的菜板上,躺着刚解冻的排骨。苏瑶正用刀背拍着姜片,刀刃在案板上敲出的节奏,像在应和信里的句子:“妈,食堂的番茄炒蛋没您做的甜,我问大师傅要了点糖,结果放多了,被战友笑‘比女生还爱吃甜’。”她往砂锅里撒糖时,手却顿了顿——李阳从小就不爱吃太甜的,这是在学着报喜不报忧。

李悦的笔记本上,画着个奇怪的图表。横轴是日期,纵轴是“阳阳信里的关键词”,“训练”出现了十七次,“想家”只字未提,“平安符”却被圈了五次。“他肯定想我们了,”少女用彩笔在图表旁画了个流泪的笑脸,“上次视频时,他盯着我手腕上的红绳看了好久,那是用他旧校服的线编的。”

晚饭后,李渊把李阳的信抄在个硬壳本上。钢笔在纸页上划过的声音很轻,苏瑶坐在旁边缝衣服——是件新的秋衣,要寄给李阳的,领口绣着个小小的“阳”字,针脚藏在布料内侧,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这小子总说秋衣领口磨脖子,”她的线穿过布料时打了个结,“这样就不磨了,像小时候我给他缝的那样。”

三、地图上的足迹

清明的雨停了又下,李悦把军校地图铺在餐桌上,用红笔在上面画着弯弯曲曲的线。“这是阳阳每天的路线,”她指着从宿舍楼到训练场的线线,“早上五点半出操,六点吃早饭,七点到教室……”话音未落,就被苏瑶笑着敲了敲额头:“跟你爸当年的作息表一模一样,连去厕所的时间都分秒不差。”

李渊的手指落在地图上的靶场位置。那里被李阳用铅笔标了个五角星,信里说:“第一次实弹射击,子弹打在九环边缘,教员说我握枪的姿势太僵,像握着块烧红的烙铁。”他忽然起身去储藏室,翻出个积灰的铁盒,里面是他当年的射击成绩单,最高记录是九十五环,旁边有班长用红笔写的评语:“握枪如握心,太急则偏。”

苏瑶把成绩单夹在给李阳的回信里,信封里还塞着包茶叶。“这是张爷爷给的,”她用便签纸写着泡茶的方法,“训练累了就泡一杯,别学你爸当年总喝凉水,把胃喝坏了。”便签的角落画着个小小的茶壶,壶嘴冒着热气,像在说“慢慢来”。

李悦在信里夹了片樱花标本。是学校后山的樱花,粉白的花瓣已经压平,她在背面写着:“我们班去春游了,这朵花比你去年送我的那朵好看,等你回来,我带你去摘。”她特意把标本放在信纸中间,这样李阳拆信时,第一眼就能看到。

寄信的那天,雨终于停了。李渊骑着自行车载着苏瑶,李悦坐在后座,怀里抱着那个军绿色信封。车筐里的保温杯随着车轮颠簸,发出轻轻的碰撞声,像在应和远处邮政局的邮筒,投信口的铁皮被无数封信磨得发亮,边缘的弧度,像个温柔的拥抱。

“记得在信封角画个笑脸,”苏瑶把信递进邮筒时,手指在投信口停顿了一下,“阳阳说看到笑脸,就像我们在跟他说‘收到了’。”邮筒里传来信件落下的轻响,像颗石子投入湖面,在五百公里外的军校宿舍,将会漾起一圈小小的涟漪。

四、坐标里的牵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