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我要做到人定胜车(1/2)
第214章我要做到人定胜车
f1比赛过程中,无论室内p房,还是室外指挥台,总有一台电脑屏幕上显示着雷达云图,时时刻刻监控着风速跟云层的变化。
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云层监控数据越来越精准,已经能预估到分钟级别的下雨时间。
如果遭遇到雨战情况,就能在车队语音里面听到类似于,多少分钟后会降雨,雨量有多大,亦或者说多少分钟后降雨会停止这类对话。
当然,这都是十几年后的气象雷达精准度,并且适用范围仅仅局限在当前天空上方云层。
想要预判几天之后某个时间段是否会降雨,依旧超乎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
但是从云层走向能得到一个预估值,就像天气预报一样判断未来某一天是否会降雨,只不过无法精确到分钟级别罢了。
当前气象雷达得到的数据,就是后天正赛降雨概率将超过百分之八十!
为什么陈向北要“看天”赌一场雨战,以及f1围场会推崇雨战车手
就在于雨战能最大限度抹平赛车性能之间的差距,并且更加极端的凸显车手纯粹的速度跟实力。
换而言之,也将抹平赛车调校的差距。
毕竟依靠调校空气套件,带来的下压力跟转向特性改变,远远不能跟下雨带来的湿滑相媲美,那才是真正在赛道上体验溜冰场的感觉。
雨战,就意味着一场“绝对”公平的较量!
面对tf110升级套件带来的截然不同转向特性,陈向北确实没办法在短短时间内就完全适应跟掌控,更别说还要同时做到排位赛跟长距离的测试,这已经超出了车手的能力范围。
甚至于毫不夸张的说,就算让最会调车的舒马赫来开都做不到。
如今的舒马赫,同样在适应着轮胎配方改变带来的“阵痛期”,倍耐力无法做到米其林那样,给他保证每一圈都可以全速推进的耐用性!
围场内很多东西都在历经变化,只有车手主动去适应环境,没有环境去主动配合车手。
陈向北能做的事情,就是抓住一切变数!
“北,你想赌雨战”
奥德托望着气象雷达图,开口确认了一句。
他同样没见识过陈向北的雨战水平,这种天气变化可遇而不可求,除非车队资本雄厚拥有着自己的私家赛道去测试。
比如周冠羽测试赛车雨胎性能,就是在隶属法拉利集团的菲奥拉诺测试赛道,并且全程喷水来模拟雨量的大小,力求获得最真实的效果跟数据。
hrt车队连风洞都是二手,自然不存在什么私家赛道。
奥德托对陈向北雨战认知,纯粹靠泽野弘树曾经提过一嘴。
具体放在f1围场内有什么水平,完全是个未知数。
“嗯。”
得到陈向北肯定的答复,奥德托点了点头道:“好,就这样。”
策略组跟车手之间的信任是相互的,既然陈向北已经做出了决定,那就不要去质疑。
二练结束返回酒店,陈向北洗了个澡就回到自己房间,打开笔记本复盘自己两场练习赛的录像。
某种程度上来说,陈向北并非完全不适应赛车新特性,甚至于相对之前的旧套件,他更喜欢升级套件的风格,只是没找到那个最佳平衡点罢了。
现在陈向北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录像加回忆,来找寻练习赛过程中熟悉的手感,以及关于赛车调校方面的精准反馈。
相比较嘈杂的赛道,宁静的夜晚更适合思考。
时间就这样到了第二天周六,陈向北早早就跟技师组成员抵达p房,一同完成对赛车的三练调校。
“更改为中等偏高下压力方案,我需要更多的弯道速度。”
“前翼角度进行调整,确保前轮有足够的抓地力,尤其保证高速弯入弯时候的精准角度。”
“悬架调软,提高赛车机械抓地力。”
陈向北一条条非常精细的说出自己想法,这是他昨晚上统计出来的反馈结果。
站在旁边的泽野弘树听到更改方案,思考片刻后反问道:“这套方案重点放在前轮转向,却更容易引发后轮打滑,你能把握住吗”
“至少前轮拥有抓地力,能带来弯中修正的机会。”
陈向北没有给出肯定,亦或者否认的回答。
原因很简单,没谁敢说自己能完全掌控一辆转向过度的赛车。
马格努森对f1赛车的转向不足跟转向过度,有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评价。
转向过度就是车尾撞墙,转向不足就是车头撞墙。
这句话足以形容操控f1赛车的难度。
陈向北能做到的事情,就是通过自己这辈子绝佳的车感,去感知赛车尾部在弯道里面的滑动,然后通过不断修正来维持切线。
这点就是维斯塔潘驾驶红牛赛车的操作一样。
某种意义上来说,上辈子陈向北的偶像是舒马赫,“老师”却是维斯塔潘。
不管你是否喜欢他的风格,都不得不承认他的车技。
甚至单论硬实力,维斯塔潘跟舒马赫放在f1历史gota级别车手里面,属于唯二两个大六边形战士。
塞纳不够稳,教授不够快,阿隆索太独,汉密尔顿太摆,维特尔挑车。
这两人或许某项技术达不到世界第一,比如说不够塞纳快,亦或者不如教授稳。
可f1巅峰车手同样存在着木桶原理,没有短板才能称之为最强!
陈向北上辈子几乎看过维斯塔潘几乎全部的f1比赛,对于他的驾驶风格跟操控技巧再熟悉不过,既然红牛赛车的转向过度没有办法修正,那么就靠着自己绝对实力去不断修正。
人定胜天或许达不到,却做到了人定胜车!
“光凭借修正的话,将会损失很多弯道时间。”
泽野弘树皱着眉头回了一句,他好歹拿到过日本超级方程式冠军,对于弯道修正这一套怎么会不了解。
每一次方向盘的转动,哪怕仅仅影响到千分之一秒的速度,积少成多到最后说不定就会有零点几秒的损失。
就在这个时候,奥德托的声音从背后响起。
“赛车调校从来没有绝对的最优解,需要我们根据车手反馈、实时数据、以及具体的赛车特性做出取舍。”
“泽野,相信北。”
奥德托经历过舒马赫的调车时代,如今陈向北给他的感觉,就如同当年在法拉利跃马王朝时期一样。
直觉告诉他,陈向北已经有了答案!
“我知道了,奥德托领队。”
泽野弘树点了点头,自己有担忧可以,确实不应该在这种时候提出质疑。
另一间车库到场的特鲁利,望着全面推翻赛车调校方案的陈向北,脸上神情有些复杂说道。
“索特,你觉得我应该共享长距离数据吗”
从目前状况来看,很明显陈向北无法进行长距离测试。
正常情况下车队数据共享,队友还能提供数据作为参考。可是这一次特鲁利跟陈向北存在着绝对竞争关系,双方赛前已经说好独自测试。
不过陈向北在赛道上强势回应苏蒂尔,哪怕特鲁利知道这跟自己其实关系不大,依旧感到心中出了一口恶气。
要知道去年撞车事故,面对阿隆索跟苏蒂尔的媒体指责,没有任何一个人站出来帮特鲁利说过话,那种被千夫所指的感觉就跟今天的陈向北一样。
类似的经历,让特鲁利感同身受,莫名生出一股想要帮助陈向北的冲动。
“特鲁利,别天真了,如果今天你换上升级条件,中国新人会雪中送炭数据共享吗”
“别忘记了,你们是竞争对手!”
比赛工程师索特当即打断了特鲁利天真想法,好歹也是围场多年的老车手,为了争取队内资源跟车队席位,两位车手“同室操戈”的事件数不胜数。
甚至于特鲁利自己,当初都是被队友阿隆索给踢出车队!
围场内容不下什么好人,胜利者才配书写历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