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大国风范(2/2)
另一路大军,则由武松亲自率领方杰、庞万春、吕师囊等一众将领,集结十万大军杀向蒲甘王朝。此番出兵的理由,乃是为了追杀从大理国逃窜至蒲甘王朝境内的高氏残党。
当蒲甘王朝的国王得知大明军队竟为了追杀数百个逃入本国境内的高氏族人,就出动十万大军踏入自己的国土时,惊得瞠目结舌。紧接着,又被明军此举的“无耻”行径气得火冒三丈。
可蒲甘王朝国王思及自身王朝,虽地域广袤,然而国力较之原本的大理国尚且不及,更遑论已然覆灭大理的明军。
无奈之际,他赶忙遣人同明军将领交涉,诚恳表明定会派人搜寻高氏一族,一旦寻获即刻送交明军,恳请明军宽限时日。
但此次明军出兵蒲甘王朝,目的便是将这蒲甘王朝纳入大明版图,又怎会给蒲甘王朝抓捕高氏一党的时间呢?
倘若真让蒲甘王朝擒获高氏众人,那岂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因此,武松等一众将领根本不理会蒲甘国王派来交涉之人,率领大军径直杀向蒲甘王朝的各个城池。
蒲甘国王见明军这般行径,只得打消心中那一丝侥幸,着手组织兵力,试图抵挡明军的攻势。
此时的武松,对待这些外邦之人可不像攻伐大理时那般手下留情。每抵达一座蒲甘王朝的城池,便令随行大军推出攻城利器——红衣大炮。
一轮炮击过后,蒲甘王朝境内的任何一座城池,其城墙皆难以承受这般摧残,瞬间被击垮。随后大军压境,迅速将城池攻占。
另一路,由吴玠、关胜等率领攻伐交趾李朝的大军,同样进展迅猛。此次征伐交趾,他们也携带了大量的红衣大炮。
面对这堪称跨时代的攻城利器,交趾李朝的城池无一能阻挡大明军队进攻的脚步。短短一个月,便攻占了李朝的王都升龙城。
两路大军历经三个月的征战,终于将蒲甘王朝与交趾李朝尽皆纳入掌控。至此,大明此次出兵西南的战略计划完美收官。
当京师收到武松传来的又一次捷报后,整个京师朝堂内外,再次一片欢腾。
汴京城,垂拱殿内,武植从帝座上站起身来,面向群臣,指着身后广阔的亚洲地图,说道:“各位爱卿,此次我大明出兵西南,历经半年征战,一举覆灭西南的大理、交趾李朝与蒲甘王朝,如今这些地方已纳入我大明版图。为更好地治理这三片区域,朕决定将这三国旧地,分别划设为我大明帝国的大理路、交趾路以及缅甸路三路辖区。”
武植话音刚落,大殿内群臣纷纷拱手,齐声说道:“恭贺陛下再添国土,陛下圣明!”
帝座之上的武植,待群臣恭贺完毕后,面向宗泽、王进等一众内阁大臣说道:“西南之地,距我中原王朝路途遥远,且这三国旧域内,民族成分复杂,部落繁多,治理难度颇大。”
“故而,还望宗爱卿、王爱卿及诸位爱卿即刻选派各路官员奔赴西南,对这片区域加以治理。朕期望十年之后,这新设的三路之地能够彻底实现教化。”
宗泽、王进等一众内阁大臣闻言,立刻拱手抱拳领命。
尽管西南之地的战事已然告终,但大理、交趾、蒲甘三国旧地与中原王朝脱节已几百年之久。
虽说如今已将其纳入大明版图,然而为防明军撤离后,这片区域的百姓反叛,武植又颁布了一道诏书,命吴阶率领五万将士驻守于三国交界处的永昌府,以戍守这片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