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从没想过的离婚(1/2)
一
志平看到晓月晚上才回来,仍然像个孩子似的跟志平说着下午的事。她跟小徐去了湖滨,遇到了哪些人?她还向小徐打听哪里有看怀孕的老中医,听也觉得合肥太贵了,还是老中医更实惠呢!
志平叹了口气,问晓月道:“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一直怀不上孩子,我们将面临什么?”
“什么呀?”
“离婚!”
晓月一下子就沉默了,刚才那些快乐的话,像是飞来的一群鸟,不知谁朝林中开了一枪,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此时的晓月像是个哑巴,房间里只有呼吸能听得见。真是个大问题,为什么要离婚呢?
晓月回忆起他们从认识到结婚,一直到开厂倒闭,他们两人从来都没想过离婚这个词。
后来去了厦门,她一开始只是太想家了,从未去过那么远。后来偶然遇到小王,同事们调侃他们是一对,她竟然顺着同事的话说自己也没结婚呢?
后来就犯了错,那时她并不害怕,因为距离这么远,也不可能的事啊?但一错再错了,到他们出去租房的时候,她第一次想到离婚,想到找一个在乎自己的人。她对志平的感觉就是个从来没在乎过的她的兄长,志平对她确实很好,满眼都是鼓励的眼神,他感到志平就是个保护他的大哥啊!
那时她很为难过了,很难做出选择。再后来志平找上门来,但她对志平已经没有感情了。感情真是个奇怪的东西,没有感情呼吸都是错的,她心里只有跟她一样喜欢蹦迪,喜欢吃烧烤的小王。再也不能接受志平了,哪怕跟小王去讨饭,她也是快乐的呢!
后来大姐把她接去上海,她才醒过来,觉得自己放了一场烟花,绚烂刺眼,但手里只有空棍子。
母亲和大姐都让他现实一点,在这个世上没钱一切都是空,而所有的不快乐都是钱可以治愈的。
但她看不惯母亲的势利,也瞧不起大姐的所作所为。她想了好久,决定老老实实回来做瓦。
回来后她也积极投入到正常的生活中,忙着上班做包装箱,下班买菜做饭。当她看到志平抱着她睡,她才放心地睡得更香。后来花那么多钱看不孕,她很意外,也觉得志平要踏踏实实的跟她过一辈子了。正当她觉得所有的感受都在回到夫妻正途上来时,不能怀孕而导致离婚。像是个半路的抢劫犯,拎起他就走。她想到她负了志平,她还能说什么呢?
她只觉得命运戏弄人,一遍遍的让在感情的旋涡里走不出来。她现在强烈的需要志平的时候,却要面临着他父母的威严相逼,不生孩子就离婚,唉,她只是在心里叹息,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半天志平才看到晓月惊恐的眼神里布满了泪水,志平只好宽慰你,摸摸晓月的头,说走一步算一步吧?晓月很困乏,她觉得只有走一步算一步,但她明天就要开始讨好公婆,什么活都抢着做,除此之外,还能怎样?
然而,小月只做了一天小媳妇,她受不了低眉顺眼的憋屈,她不能压制自己的不喜欢装作一副喜欢的模样。不喜欢像是打地鼠,这里从这个洞打下去,必然是从另一个洞里钻出来。
说违心的话,比做违心的事还难,她不敢贪睡,早早起来熬了稀饭又去街上买了早点。但她就不能陪着笑脸喊公婆,听一点不习惯,即使是陈家父母,她也只做好早饭,各吃各的,不会在意那么多规矩。
而那些规矩就是说违心讨好的话,那就要掉鸡皮疙瘩了。好在第二天志平就带他去民政局打听收养孩子的事。
志平已经对生孩子不再抱什么指望了,尤其是从朱主任那里回来后,他更加坚定地认为更主要的原因是晓月的问题,而且晓月的问题一时会看不好,那时间一长,父母对晓月的各种嫌弃还不得像是海水漫上来一样的吞噬了他们。
民政局的工作人员看过他们的结婚证后说收养必须35周岁以后,他们这么小,抓紧时间看身体,积极备孕,孩子当然是亲生的好。
只这一番话就把他们准备了好久,终于说服自己,去抱养一个孩子的想法彻底打破了!
两人像是心不在焉似的,顺着护城河公园漫无目的的闲走。晓月在公婆面前装着毫不在意,但她在自己面前却真实的担忧,也许这是志平最后一次陪她在河边走了。
无时无刻,她的头上不悬着一把离婚的剑,她感受到志平不舍得她,她此时也离不开志平,但她怕回到瓦厂,怕看到公婆那瞧不起的眼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