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家庭烧烤聚会(上)(1/2)
工作人员一见到陈梦瑶的家人们忙得热火朝天,立刻行动起来,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小分队——他们不仅搬来了好几张结实的木桌,还贴心地配上了一排排椅子和小凳子,方便大家放置食材、歇脚休息。
陈梦瑶家里人丁兴旺,亲戚们分工明确:有的洗菜,有的切肉,有的串签,动作麻利得仿佛演练过无数次。不一会儿,青椒、茄子、五花肉、鸡翅、豆腐干……各种食材就在盆盆罐罐中整齐排列,像等待检阅的士兵,被稳稳当当地端上了桌子。大家围坐一圈,脸上带着期待的笑容,静静等着那一缕烟火升腾——那是美味开始的信号。
而另一边,男人们也没闲着。烧烤架一字排开,炭火堆得恰到好处,调料也调配完毕,油盐酱醋、孜然辣椒分门别类摆好,连刷子都准备了十几把。几位经验丰富的表哥堂哥自告奋勇负责生火:“这活儿我们熟!”他们熟练地点燃引火纸,轻轻扇风助燃,不多时,炭火便由红转白,噼啪作响,空气中开始弥漫出淡淡的烟火香。
就在这时,陈梦瑶忽然想起什么,转身对工作人员轻声叮嘱:“别忘了给养殖场打电话,让他们送二十只宰杀处理好的鸡过来。”工作人员点头应下,拨通电话后语气客气又高效:“喂?王场长,这边陈小姐需要订二十只鸡,什么时候可以处理好送过来?”对方爽快回应:“二十分钟内一定送到!”挂了电话,工作人员笑着告诉陈梦瑶:“二十分钟左右就到。”陈梦瑶点点头,随即转身朝父亲、大伯和二伯招手:“爸,大伯,二伯,咱们趁这时间搭个窑吧,要做叫花鸡才够味儿!”
话音刚落,李明和几位农庄老员工立刻凑上来:“搭窑我们最在行!柴火也不用愁,我们这儿多的是!”于是现场又分出两拨人马:一拨跟着陈家人用红砖和泥土垒窑,另一拨则跑去仓库扛柴火。泥土沾手、汗水微湿,但没人喊累,反而笑声不断,仿佛这不是干活,而是一场久违的家庭聚会。
农庄老板林老板站在一旁看得直点头,忍不住对身旁员工感慨:“你们看陈小姐这指挥能力,条理清楚、安排周到,年纪轻轻就有这魄力,真不简单!”员工们纷纷附和:“是啊,她连细节都想到了,还惦记着咱们工作人员,真是暖心。”
很快,几个烧烤架上的火焰跳跃起来,橘红色的光映在每个人的脸上。陈梦瑶拍拍手,笑着宣布:“开动啦!想吃什么自己烤,喜欢在哪边烤就在哪边烤!”
话音未落,一群孩子已经欢呼着冲上前,堂弟堂妹、表弟表妹们一人拎个小盆,争先恐后地夹菜:“我要烤玉米!”“我要鸡翅!”“我先占这个位置!”场面热闹非凡。连林老板和几位工作人员也忍不住加入,一边翻动烤串,一边聊起天来,笑声此起彼伏,整个烧烤场都洋溢着温暖的人情味。
大约十分钟过去,叫花鸡要用的土窑也搭好了,柴火堆在一旁像小山一样。陈梦瑶的母亲和大伯母主动请缨:“我们来烧火。”火苗很快窜起,噼里啪啦地燃烧着,热浪扑面而来。
这时林老板又提议:“哎,既然搭了窑,不如顺便烤些番薯吧?我们这儿有种本地甜心番薯,特别适合窑烤,香糯得很!我送你们一些!”说完便安排员工去地里挖了些新鲜番薯送来。陈梦瑶感动不已,握住林老板的手说:“林叔,太感谢您了!今天真是麻烦您太多。”林老板摆摆手,笑呵呵道:“哪里麻烦?你们玩得开心我就高兴!”
五分钟后番薯到位,刚放进窑里不久,空气中就飘来了阵阵诱人的香气——原来是第一批烤好的蔬菜和肉丸出炉了!几个孩子迫不及待尝了一口,眼睛都亮了:“哇!太好吃了吧!”大家边吃边聊,有人说:“好久没这么热闹了!”也有人感叹:“还是自己动手烤的香!”
又过了十分钟,养殖场来电:“鸡已经备好,你们派人来拿吧!”工作人员立刻开着观光车前往取货。陈梦瑶看着眼前的窑,觉得一个根本不够用,果断对剩下的人说:“再搭几个窑!二十只鸡呢,至少一半要做叫花鸡,剩下的还能切块煲粥、烤着吃。”于是剩下的工作人员连同陈梦瑶的父亲、大伯、四叔五叔,还有大堂哥二堂哥齐上阵,一边搭窑一边打趣:“这哪是烧烤聚会,简直是工地现场!”但谁都知道,这是幸福的忙碌。
等窑全部搭好,鸡也送到了。陈梦瑶清点后决定:留下十只做叫花鸡,另外五只交给工作人员送去厨房熬粥。另外五只直接烤来吃,“鸡粥煮好了,除了我们吃,剩下的都留给你们和厨师们。”她顿了顿,补充道,“要是你们吃够了烤肉,也可以烤点东西送给其他岗位的同事,尤其是今天带大家玩项目、管马场的那些人,辛苦一天了,让他们也尝尝鲜。”
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眼眶微红:“陈小姐,您真是太周到了……我们都记在心里呢!”说完接过鸡,快步走向厨房,脚步轻快,心里却沉甸甸的暖意。
这一刻,不只是烧烤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更是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与尊重,在这片土地上悄然生长。
而剩下的五只经过精心处理、准备用来制作烤鸡的农家土鸡,被分别装在几个锃亮的不锈钢盆子里。此时,陈梦瑶的大嫂和二嫂十分热情地走上前来,主动接过装着土鸡的盆子,笑着说道:“妹子,加调料这事儿就交给我们吧,我们在这方面可是挺在行的。毕竟啊,平时家里做饭的时候,这些活儿没少干,经验还是挺丰富的。”
大嫂和二嫂一边说着,一边开始着手准备给土鸡加调料。她们仔细地清点着需要用到的各种材料,然后有条不紊地告诉陈梦瑶:“妹子,你去把盐、生抽、料酒、姜片、蒜末、花椒粉、胡椒粉还有蜂蜜这些调味料都拿过来,剩下的就交给我们来处理。”
陈梦瑶听后,赶忙按照两位嫂子的指示,迅速将所需的调味料一一取了过来,整齐地摆放在一旁的桌子上。放好后,她并没有闲着,而是站在一旁静静地观摩起来。只见大嫂熟练地拿起盐罐,轻轻摇晃着,均匀地撒在每只土鸡上,嘴里还念叨着:“盐可不能多放,也不能少放,得恰到好处,这样烤出来的鸡肉才入味。”二嫂则在一旁配合着,将生抽小心翼翼地淋在土鸡身上,仿佛在给它们涂抹一层美味的外衣。
接着,大嫂拿起姜片和蒜末,均匀地撒在土鸡的各个部位,边撒边说:“姜和蒜能去腥增香,这可是烤鸡少不了的调料。”二嫂则负责将花椒粉和胡椒粉撒上去,她动作轻柔而娴熟,确保每只土鸡都能均匀地沾上这些调料,嘴里还解释道:“花椒粉和胡椒粉能让鸡肉的味道更加丰富,吃起来更有层次感。”
最后,大嫂拿起蜂蜜罐,用小刷子蘸取蜂蜜,慢慢地刷在土鸡的表皮上,笑着说:“蜂蜜能让烤鸡的外皮变得金黄酥脆,色泽也更好看。”二嫂在一旁点头表示赞同。
陈梦瑶觉得这个过程十分有趣且实用,便拿出手机,将两位嫂子加调料的过程从头到尾认真地拍了下来。她心里想着,以后要是自己想吃了,就可以按照这个方法在家里自己做烤鸡了。
而做叫花鸡的任务,自然落到了几位心灵手巧的婶婶、表嫂和堂姐们的肩上。她们围站在农庄烧烤区中央那张宽敞的木桌旁,动作娴熟地将一只只新鲜饱满的土鸡摊开,像对待艺术品般细致地涂抹上秘制酱料——有陈年豆瓣酱的醇香、蒜泥的辛香、五香粉的温润、还有老抽带来的深沉色泽。每一只鸡都被温柔以待,按摩入味后整齐码放在大盘子里,盖上保鲜膜静置腌制。趁着这空档,她们也没闲着,一边翻动着炭火上的玉米和羊肉串,一边聊着家常,笑声如风铃般清脆。
“梦瑶啊,你看我们这手艺是不是很专业了?”大伯母笑着问,手里还拿着刷油的刷子。
“可不是嘛!”陈梦瑶在一旁拍照,眼睛亮晶晶的,“你们做的叫花鸡一定很好吃!等会儿熟了我要第一个尝!”几个长辈笑呵呵的说:“没问题。”
时间一到,她们便默契地用锡纸一层层包裹好鸡只,仿佛是在为它们穿上温暖的外衣。此时,那几个由红砖垒成的传统泥窑也已烧得通红,热浪扑面而来。陈梦瑶的母亲和几位亲戚轮番添柴、控温,坚持了整整半小时,直到窑壁泛出橙红色的光芒,才满意地点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