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红楼从庶子开始 > 第617章 劳军,出使

第617章 劳军,出使(1/2)

目录

正所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辽地的纬度高,冬季漫长寒冷,春夏相对短暂,农历的三月底至四月初才算真正入春。

如今正是四月上旬,宁远城内桃红柳绿,红杏闹春,官道两旁的麦田一片翠色,麦苗茁壮,暖风一吹,麦浪翻涌,如同一张绿毯铺展到遥远的地平线,与那湛蓝的大海连结到一处,极目而望,着实令人心旷神怡。

麦田里的农人正在除草追肥,或在田梗上抢种高粱、谷子等作物,官道上可见商旅往来,一片宁静安详之景。

确实,和平稳定是一切发展的基石,而和平从来不是靠乞求得来的,而是靠实力赢回来的。仅在半个月以前,建奴骑兵还每天跑来滋扰捣乱,嚣张到不得了,结果宁远城外一场伏击,几近全歼建奴一个牛录后,方圆三十里都见不到建奴骑兵的踪迹了,而宁远的百姓也终于可以放心地耕种劳作。

这时,一支庞大的队伍出现在官道上,车拉驴载的,似乎携带了大量的物资,但又不像是军队的粮草队伍,顿时引起了田里农人的注意,纷纷驻足打量。

这支队伍从关内而来,延绵数里长,由两千军卒押送,除了运送物品的车队,还有大量的军马,关键队伍前面还竖起了使节的旌旗,这可是奉旨出使外国的使者才会打的旗帜。

队伍中,只见两名穿着官袍的年轻官员正并髻策马而行,一边游目四顾,观察田里忙碌耕作的农人。

这两名年轻官员贾环都认识,一个正是大师兄柳毅柳守正,而另一个则是东林党的后起之秀张溥,这位可是一直在跟贾环暗中较劲的。

这时,只听张溥道:“这一路上田连阡陌,鸡犬相闻,百姓安居乐业,一点也不像兵凶战危的边城,看来贾子明果真把宁远治理得井井有条。子明兄文能安邦,武可定国,实在令人钦佩!”

柳毅微笑道:“子明乃栋梁之才,吾不及也,张给事或可比肩!”

张溥连道:“愧不敢当,愧不敢当,在下安敢与六元才子相提并论,真真愧煞也,守正兄过誉了。”

张溥乃殿试第五名,后来馆选成功,成为翰林庶吉士,由于这一年来的表现优异,现已升任兵科都给事中了。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六科给事中虽然只有七品,但权力却不小,可“风闻奏事”,属于“持证上岗”的职业喷子,负责监察六部,规谏皇帝,看谁不顺眼,包括皇帝在内,全部都可以开喷,还不用担心因言获罪。

另外,六科给事中还有注销权,六部的奏章公文等五日一注销,给事中如果有异议,可以驳回不给注销,而六科是独立的部门,不归六部管,没有直属的领导,所以,即便是六部的一把手也只能干瞪眼。这种以小制大的官职设计,正是大晋的一大特色。

言归正传,且说这时柳毅忽然勒定马,对着道傍回避的一名农人拱手道:“老伯,有礼了!”

那农人慌忙打拱作揖道:“大老爷万福。”

“请问此地离宁远城还有多远?”柳毅客气地问。

农人答曰:“约莫还有十五里就到了。”

柳毅点头道:“谢了,你们离城十五里耕种,难道不怕建奴骑兵来袭?”

农人笑道:“有小贾大人在,怕什么?怕他建奴贼子不来呢,奴,宁远城东城门外的京观还在呢,三百颗血淋淋的人头筑起有几米高,如今都变成骷髅白骨了,建奴贼子已经吓破胆子,哪里还敢来?”

张溥插嘴道:“建奴还不至于如此胆小吧,区区几百条人命,如何吓得退他们?指不定正在蓄力伺机而动,不可不防也!”

农人顿时不高兴了,如今贾环在宁远一带深受老百姓的爱戴,农人见张溥语言间有贬低小贾大人功绩的意思,自然很是不爽,瞪了张溥一眼道:“上个月建奴贼子还天天来搞破坏,吓得大家不敢下田,自打被小贾大人巧妙伏击,全歼一牛录,已经半个月不敢来了,不是怕了是什么?我说这位老爷到底是大晋的官儿?还是建奴的官儿?咋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张溥尴尬笑了笑,倒也没跟这位农人争辩,这点胸襟涵养他还是有的。

“打扰了!”柳毅抱拳一礼,策马便欲前进,那老伯忙道:“敢问大老爷来此作甚?可是给宁远运送军粮的?”

柳毅微笑道:“我们是奉旨犒劳宁远将士的。”

农人闻言高兴地道:“原来如此,打了胜仗,是该好好犒劳一下了,皇上英明啊。小贾大人不仅能打仗,而且爱民如子,是个难得的好官,有劳这位老爷回京后多多美言,千万不要调走小贾大人,拜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