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大唐富翁 > 一百七十六畅所欲言

一百七十六畅所欲言(2/2)

目录

“嗯,也只有如此了,以前晋州地震的时候,你善后振灾工作做的很好,老百姓都夸你就像那天上的白云青天,实在是史无前例的清官好人,当然了,你损害了地方官员的某些利益,人家是恨你入骨啊,所以我也得出个结论,好官讨人嫌啊!”李治拍马屁的说。

安羽汐一听就知道又到了自己应该出钱出力的时候了,否则以他皇帝的九五之尊,怎么可能像自己说好话,“皇上有何吩咐?臣一定鞠躬尽瘁。”

“这次江南自然灾害,所部造成的损失惨重到无以言表,几乎达到了晋州地震的地步,我们朝廷拟拨款一百万两银子,我自己也在后宫中筹得善款十万,加上我个人自掏腰包也有十万两,还有朝廷官员的一些善款,总共加起来已经有了一百五十万。”

“皇上,臣身为长安的一份子,臣也想为大唐子民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我想与公主一起捐善款五十万,凑足二百万吧!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李治大喜,嬉笑颜开,“如此甚好,有了这么多钱两,这次的江南灾民总应该能够度过难关了。你多次为朝廷出谋划策,又出钱出力的,心系我大唐子民,我都不知道如何感谢你才好,你放心吧,你的功劳我会记在心上,日后一定会为你加官晋爵。”

“多谢皇上,其实我为百姓们做一点事,也不都是为了加官晋爵,我所赚的钱,也都是来自民间,也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罢了。只是我有一点要求,希望皇上能够答应。”

“什么事你尽管说来。”

“我想这次震灾的钦差,能不能找一个可靠的人去?能够亲自把这笔善款送到每一个灾民的手里,不要让那些地方官员给贪污了。”

“这个我也想到了,本来最为可靠的人是你,但是我想你留在我身边,有些事也好有个商量,所以我想让崔敦礼去,你觉得怎么样?”

安羽汐心想,“崔敦礼这个人还不错,上次去晋州的时候也是他,事后自己也派了几拨人去晋州私访民间百姓,事实证明,他的的确确是为百姓做了好事,这款也如数的送到了百姓的手里,也没有听到他的贪污腐败的事情,也是按自己所嘱托的去办的,自己非常的满意。”于是点头,“皇上英明,崔敦礼这个人不错,是个难得的好官。”

“如此巨大的一笔善款,你眉头都不皱一下就拿出来,我真是太感谢你了,你也不必自谦,这份功劳我会记在心上。好啦,正事已经说完了,我们就说一点私事吧。今年是我们媚娘三十岁的生日,我想为他举办一个隆重的生日典礼,这件事就交给你办吧。”

安羽汐说,“哦,武昭仪也三十了?跟我同年的。”

“什么昭仪不昭仪,叫她媚娘就可以了,她也是你的女人了,都已经这么多次了,你心中还是有所顾忌。”

“臣不敢啊皇上,虽然已经这么多回了,但臣还是很惶恐,就算皇上不生气,万一被外人知道了,我可是灭族的大罪。”

“好啦,谨慎一点是好事,有,我在呢,谁敢动你?我跟你说我们的关系要一直的维持下去,你切不可中途退出。我也看得出来,媚娘对你还是很好的,有时晚上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跟她说叫你来,她每次都脸红,都显得很兴奋,不知道我们六妹怎么样了?”

“皇上,六妹对你的印象还不错,有时候也会很想你的,她现在也大着个肚子,行动有些不方便了。”

“真的吗?这样子太好了,希望他给你生个白白胖胖的小子。”

“皇上,这个应该是你的。”

“什么?你怎么如实确定?”

“我也不敢如此确定,可是她说是你的。应该错不了。”

“这样,这可如何是好呢?”

“不管是谁的,反正我都当成是自己的,一样的心疼。”

李治舒了一口气,感觉特别高兴,“好,不管是谁的,我们都是错进错出,都当成自己的好了,你也不要介意,日后的荣华富贵总是少不了他们的。”

两个人沉默了一会儿,李治又问,“我觉得你好久没有出谋划策了,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没,能让我们快速的强盛起来。”

“皇上,你既然这么问,我们现在就来探讨一个问题,可以吗?”

“可以,畅所欲言。”

“自我华夏建朝以来,已经度过了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朝等大约已经过了三千多年,只是除了周朝以来,从来没有哪一个朝代能超过三百年,汉朝虽然超过三百年,但是西汉东汉从中间断为两截,并不算一统的朝代,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这个我还没有考虑过,以你的意见,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以我个人看,历朝历代建国以后,都会出几个明君,当然了秦朝例外,汉朝在开国的时候,居然出现了多达九位名君,这在整个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嗯,你说的对,西汉时期的确是繁荣昌盛,个个都是名主,才能成就后来的汉武大帝。”

“是的,可是为什么每个朝代到百年以后都会衰落,甚至灭亡,究其原因,我看就是圈地,每一位开国君主都会把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儿子,然后世袭罔替,每一位王子到了自己的封地以后,又会大量的囤积田地,大部分土地都到了世袭贵族的手里,然后老百姓还要交税,刚开始的时候是三十税一,到了后来又变成了十税一,甚至五税一,每年要交各种苛捐杂税,又要做多少的义务工?开始的时候老百姓尚能忍受,可是时间久了心中难免有了积怨,如果爆发像今年江南这种水灾或者天灾,朝廷又不加以安抚,老百姓就要饿死了,在这种情况下,你说老百姓会怎么办?他们肯定会揭竿而起,反抗朝廷,老百姓心想,反正是死,还不如赌一把,反抗到底,这就是每个朝代衰败的缘由。皇上想,如果老百姓每个人都有饭吃,有田耕,有妻有儿,哪一个人会走上造反这种断头路?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每一位皇帝的儿子也不一定英明,就拿汉朝来说,有好几位皇帝都是从小时候就开始当了,好几位甚至都不到十岁,这样的皇帝哪有什么主见?还不是任由别人摆布,宦官当政,外戚当权就由然页生,最后就是丢了性命,又丢了祖宗的基业。”

“好啊,你说的非常透彻,让我有了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我一定要引以为戒,以史为鉴,做一个像父皇那样的好皇帝,好君主。”

“皇上非常聪明,一点就透,实在难得,皇上以后的政绩,不会低于父皇的。但是皇上也要勤勉于政,千万不可懈怠了。”

“是了,这次江南振灾我一定要崔敦礼慎之又慎,不叫一个老百姓受苦受难。”

目录
返回顶部